精神衛生法三讀 立委王婉諭:如釋重負更任重道遠

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今天在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明定強制住院改採法官保留原則,且採取參審制,強制住院不得超過60天。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自己心情與其說如釋重負,更加任重道遠,未來會持續緊盯後續修法和落實情形。
王婉諭在臉書發文,指精神衛生法是她上任前對選民的囑託,這次修法後將帶動25個相關法案增修,今通過三讀只是「鋪建社會支持網絡的濫觴」,除了修法,政府部會也應重視精神衛生預算和挹注資源不足等問題。
王婉諭說,自己2020年上任後就率先提出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裡經過歷次逐條審查、政黨協商,總計長達 40 小時來回斡旋。王婉諭認為,台灣政府長期漠視精神病人處境,沒有提供足夠社區支持,也沒有建立醫療到社區體系間的轉銜,許多病人只能反覆在病房和家門間來回,也可能發生讓人心痛的的社會事件及長照悲歌,她的感受尤其沉痛與深刻。
王婉諭表示,自己極力爭取四大主軸改變,包括:一、明訂病人與家屬應該享有的社區支持服務項目,不再讓社區支持成為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二、強制治療與緊急治療個案,提高醫療經費投注,降低醫院負擔及提高治療成效。三、要求政府落實保障住院病人相關權利,須例外限制時,應該要制定標準與指引,保障病人權益。四、加強橫向網絡連結,讓病人離院後,將協助病人的個案管理人員,可以提前到醫院進行出院準備,及時協助病友順利從醫院銜接到社區支持。
王婉諭指出,台灣每年只投注五億元經費在心理健康相關領域,等於每位國民每年只分配到 23元,和WHO會員國的預算中位數2.5美元(約新台幣75元)相比,不到三分之一,但國人精神醫療需求逐年增加,如何完善精神病人社區照顧和支持,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資金,讓第一線人員有充足的支持,才能將理想化為實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