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人民下架蔡英文總統路線 民進黨再遭一人毀黨

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大敗,創下史上最慘成績,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在中央黨部召開「2022年地方選舉結果」記者會發表談話,表示即刻辭去黨主席一職。記者林伯東/攝影
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大敗,創下史上最慘成績,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在中央黨部召開「2022年地方選舉結果」記者會發表談話,表示即刻辭去黨主席一職。記者林伯東/攝影

原來今年大選的結果,在七月就已有答案。民進黨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論文門雙抄襲案,蔡英文率全黨與台大對抗,挑戰學術真理,觸動人民隱忍已久的憤怒。高唱改革的政府,沒收民主還踐踏是非善惡的價值底線,當執政者的真面目是道德虛無者,惡人惡政註定被民意拋棄。諷刺的是,決定蔡英文大敗的桃竹戰場,致命傷就是黑金政治與政商勾結。

▶2022九合一選舉/縣市長、縣市議員、里長等 完整選舉開票結果看這裡

2014年地方選舉,台北市白色力量外溢效果,使民進黨意外贏得桃竹兩市,蔡英文重返黨主席領軍大勝,提前贏得總統大選門票。當時她說「人民隨時可以把權力收回去」教訓國民黨,八年後回擊到她臉上,只因她把民進黨帶到一樣腐敗的境地。

蔡英文上台後,政治風氣愈漸墮落,政績靠大內宣,而她愈發賣力激發亡國感。這次大選,綠營動員側翼,在北桃竹三市都祭出人格毀滅戰,還加碼抹紅,但抗中保台大旗下,站著中國鵬、紅高端,連操盤新竹的柯建銘都是兒賺紅錢,抗中保台淪為政治奧步,毫無號召力。以至於蔡英文最後把自己梭哈下去,「投民進黨候選人,就是投給蔡英文」,然而民意否決她徵召的人選,讓她淪為票房毒藥。

國民黨並未徹底脫胎換骨,打敗民進黨的是蔡英文。上次地方選舉大敗後,蔡總統組成「敗選者聯盟」,由大輸近卅萬票的蘇貞昌組閣。蔡總統不反省,反而將最重要的治國權柄,與蘇貞昌作政治交換,鞏固黨內領導地位。甚至縱容親信拉幫結派建構深層政府,確保壓制黨內派系。她的連任,不見治國遠景,反而舉目皆是赤裸裸的權力分贓。

蔡蘇體制之下沒有民主制衡,只見「綠能你不能」,政務官不認真施政,個個爭作打手表忠。人民因防疫犧牲部分自由,目睹綠色特權橫行、財富愈趨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政府又壟斷媒體,政治、經濟及知情權的被剝奪感如洪流,終究要反撲這個不義驕橫的政權。

民進黨在本島只剩濁水溪以南四縣市,但在屏東、台南這些死忠之地,也面臨民意背棄,得票率下降。2005,2006年陳水扁因高捷案、貪瀆連爆,使縣市長及直轄市長兩次大選變成不信任投票,怎料今年敗得比當年更慘。蔡英文一直自豪替貪扁收爛攤子,救回民進黨,但大選結果顯示「成也小英,敗也小英」。

桃竹兩市公共工程系統性弊端,是摧毀人民對蔡政府信任的最後稻草,這些有前瞻預算作靠山的弊案門裡,公帑包養派系,派系結合黑道擴大影響力,黑道得以介入政府治理。蔡英文固然辭去黨主席,但她所縱容的黑金共好政治生態,依然存在,她要求蘇貞昌續任閣揆,顯然意在緊握權力,對腐敗的深層結構毫無整頓之意。

民進黨藉蔡英文學者形象洗白阿扁貪腐印記,卻不料創黨以來的「清廉勤政愛鄉土」,以及民主價值,都毀於她的權慾傲慢與道德虛無。

2022大選 選情評論 蔡英文 民進黨 林智堅

延伸閱讀

為蔡英文總統叫屈 黃偉哲支持陳其邁代理黨主席

翁章梁評蔡英文總統辭黨主席負責任 內閣穩定是社會維持正常運作關鍵

藍天白雲綠潰敗 蔡英文辭黨主席

綠穩陣腳 蘇貞昌接受慰留續任閣揆

相關新聞

即時短評/建交迦納遭騙上億? 外交部急澄清卻說不清楚

近期有不名人士向媒體爆料蔡政府去年有意與西非國家迦納建交,卻被外交掮客騙取上億元,堪稱「巴紐案」翻版。

【重磅快評】偷渡悲歌一再上演 政府還好意思自誇?

台灣西部沿海光3月就陸續發現16具浮屍,近半身分不明,執法單位研判是偷渡客遭丟包,台灣的外籍漁工人權問題至今仍受國際關注...

【重磅快評】謝長廷任大法官?民進黨吃銅吃鐵吃司法

112年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公開接受各界推薦大法官適任人員,近日傳出駐日代表謝長廷設立的新文化基金會將推薦謝長廷擔任...

【即時短評】民進黨蔡適應棄選立委 不得不為的選擇

民進黨中生代立委蔡適應,今天宣布不參選2024年立委連任,政界相當震撼。但基隆政壇認為有跡可循,因蔡在市長選舉大輸2萬5...

【重磅快評】國民黨選策會竟讓主帥切割、將士瑟瑟發抖

國民黨中常會昨天通過明年立委選舉「中央選戰策略會報」,成員包括曾涉賄選的台南市前議長李全教,以及爭取連任的立委傅崐萁等人...

【重磅快評】故宮「鴻圖大展」疏失與國寶的自由利用

故宮傳出因員工疏失,致十萬件典藏高階圖檔外流,並被上架於淘寶等網站販售。故宮雖表示將請律師向販售平台提出智財權受損,並已...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