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班班吃變班班等 陳吉仲膨風可見一「斑」

行政院宣布7月宣布國中小「班班有石斑」,南部、北部學校上月總算陸續開始吃石斑魚,有的甚至已經吃兩次,但中部學校有的一次都還沒吃到。圖/讀者提供
行政院宣布7月宣布國中小「班班有石斑」,南部、北部學校上月總算陸續開始吃石斑魚,有的甚至已經吃兩次,但中部學校有的一次都還沒吃到。圖/讀者提供

為了消化被陸方全面暫停進口的台灣石斑魚,行政院砸了6億元,宣布讓國中小學今年9月到12月每月可吃到一次石斑魚,卻一路拖到上月底才真上桌。沒想到,也不過一個月,就傳出因為供應不及,從班班有石斑變成班班等石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向來愛說大話,未經過詳細評估就貿然開出「班班有石斑」的支票,沒想到真碰上產銷體系跟不上,鬧出大笑話,暴露了他再次先射箭再畫靶所帶來的窘境。

台灣農產品產銷問題與陳吉仲炒短線的施政風格,從這次石斑魚禁運事件中就顯露無疑。當時,大陸以多次查獲禁藥改善未果為由暫停進口台灣石斑食,陳吉仲除了膝反應地罵中國大陸政治打壓,回頭也不做任何的產地改善,除了補貼石斑魚業者繼續延養,號召企業加入銷售,後來也把腦筋弄到中小學生身上,宣布要讓國中小學生班班有石斑可吃。

石斑魚是高價本土魚種,能讓學生吃到當然是好事,問題是,這種吃在地的食魚文化本來就該在平時的營養午餐中落實,而非是為了消化外銷不了的魚種,才臨時「加菜」,而且只補助到今年12月,顯然也有選舉考量。

結果更可笑的是,這個政策從7月宣布,卻一再延宕,眼看著學生都快放寒假了,卻還是班班沒石斑。陳吉仲10月19日在綠委追問下保證,10月底一定會吃到。沒想到,陳吉仲「掛保證」的賞味期限只有一個月,現在又傳出有縣市教育局接獲石斑魚供貨不足的通知,菜單必須緊急調整,又讓學校一陣兵荒馬亂。

陳吉仲坦言是調度的問題,會向高雄、屏東產地了解狀況,因為過去活魚運搬外銷石斑魚比較小隻,改成供應學校午餐料理使用,必須延養至比較大隻,會盡量在這學期做到吃4次。此話一出,外界譁然,也難怪有人嘲諷,以前只有聽過畫大餅,沒想到還有畫大魚。

從這齣「班班吃石斑」變成「班班等石斑」的荒謬劇,可以看出農委會不僅對於拓展外銷無力,每次農漁產品外銷受阻,就只能往國內倒,否則就是循非正常管道的高額運費補貼,創造開拓多元市場的假象;沒想到,現在就連內銷也搞不定,農委會可是說內外銷都一蹋糊塗。

讓中小學生吃石斑原本只是為了消化一時間無法去化外銷產量的過度型支票,但陳吉仲硬是要變成一學期至少吃4次的固定型政策,結果本來是要消化剩魚,現在卻變成要四處找魚。

而今天會演變成政府這種出爾反爾、失信於民的窘境,也全是陳吉仲一貫都是先說大話,沒做政策可行性評估的結果使然,每次面對立委或是上級的要求,他總是先承諾了之後,再讓底下權責機關輪流幫他收拾濫開的芭樂票。陳吉仲從以前就習慣「射後不理」,只是沒想到這次開出支票後,卻遭遇到產銷體系接不上來,讓班班吃石斑的政策開天窗, 成了一齣不折不扣的鬧劇。

陳吉仲 小學 農委會 石斑

延伸閱讀

【重磅快評】等魚長大的陳吉仲 那來本事管好蛋價?

「班班有石斑」驚傳供應不及恐暫緩 陳吉仲回應了

立委嘆蛋價回不去 陳吉仲:只承諾解決「蛋荒」沒說解決「蛋價」

學校「班班吃石斑」喊卡? 陳吉仲允盡量調度供應

相關新聞

即時短評/建交迦納遭騙上億? 外交部急澄清卻說不清楚

近期有不名人士向媒體爆料蔡政府去年有意與西非國家迦納建交,卻被外交掮客騙取上億元,堪稱「巴紐案」翻版。

【重磅快評】偷渡悲歌一再上演 政府還好意思自誇?

台灣西部沿海光3月就陸續發現16具浮屍,近半身分不明,執法單位研判是偷渡客遭丟包,台灣的外籍漁工人權問題至今仍受國際關注...

【重磅快評】謝長廷任大法官?民進黨吃銅吃鐵吃司法

112年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公開接受各界推薦大法官適任人員,近日傳出駐日代表謝長廷設立的新文化基金會將推薦謝長廷擔任...

【即時短評】民進黨蔡適應棄選立委 不得不為的選擇

民進黨中生代立委蔡適應,今天宣布不參選2024年立委連任,政界相當震撼。但基隆政壇認為有跡可循,因蔡在市長選舉大輸2萬5...

【重磅快評】國民黨選策會竟讓主帥切割、將士瑟瑟發抖

國民黨中常會昨天通過明年立委選舉「中央選戰策略會報」,成員包括曾涉賄選的台南市前議長李全教,以及爭取連任的立委傅崐萁等人...

【重磅快評】故宮「鴻圖大展」疏失與國寶的自由利用

故宮傳出因員工疏失,致十萬件典藏高階圖檔外流,並被上架於淘寶等網站販售。故宮雖表示將請律師向販售平台提出智財權受損,並已...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