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中會考成績公布!高分群增加 師建議這樣選填志願

MLB/無情業配!洋基白襪上演「漢堡王」對決

挖呀挖呀挖!竹市國際風箏場又挖出內衣、馬桶沖水鈕

COP27現場直擊/「令人失望的一周」氣候賠償仍沒進展

泛非洲氣候正義組織創辦人姆文達12日上午在會場入口高喊:「這是令人失望的一周。」記者蘇彥誠/攝影
泛非洲氣候正義組織創辦人姆文達12日上午在會場入口高喊:「這是令人失望的一周。」記者蘇彥誠/攝影

第27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第一周落幕,本次受非洲地區等開發中國家重視的「損失與損害」議題,仍未傳出任何進展。泛非洲氣候正義組織創辦人姆文達(Joseph Mithika Mwenda)12日上午在會場入口高喊:「這是令人失望的一周。」

今年由埃及主辦COP27,國際社會稱為「非洲的COP」,因為這是2016年以來首次由非洲國家主辦。開發中國家對本次峰會寄予厚望,期待氣候融資、損失與損害等議題可有所進展,要求製造高碳排的已開發國家提供資金援助,並且進行氣候賠償。

姆文達卻認為,「在決定談什麼議題的談判桌上,非洲沒有權力」,仍然由歐洲和美國主掌話語權;他希望國際社會重視非洲的聲音,「很多非洲家人正在因氣候變遷受苦。」

衛報報導,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在同日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已百分之百準備好討論損失與損害」,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融資機制,「但是我們確實想參與其中。」

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位於COP27現場,他向記者表示,損失與損害的討論在第一周很熱門,「工業國家沒辦法迴避這問題,一定要做出結論。」不過他認為,今年峰會在這議題不太可能產生宣言,較可能成立工作小組,並且設下完成任務的期限。

范建得解釋,工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目前唯一共識是要建立機制,但是工業國家在意的是問責機制、透明度;發展中國家擔心工業國家給了錢還派人監督,主張「氣候緊急」(climate emergency),認為過多討論緩不濟急。

「為了兼顧迫切性,工業國家可能會妥協。」范建得認為,第二周針對損失與損害議題應該會有結果,目前有三大重點,包含盤點現況、建立申請分配的專門機制,以及是否要做損失與損害的年度成果報告。

范建得指出,「美國正在跟中國競爭非洲」,這是今年特別值得關注的事,將加速氣候融資及損失與損害的進展。周三凱瑞宣布美國碳權新計畫,藉此將私部門資金引入開發中國家;周五美國總統拜登也拋出1.5億美元(約46.6億台幣)非洲調適計畫。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雖強調中國是「開發中國家」,不需負賠償責任,但會繼續在「南南合作」(南方國家指的是開發中國家)模式下協助非洲因應氣候變遷。

另一名在埃及現場的台灣專家、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哲良認為,損失與損害的概念單純,但是操作細節很複雜,「最根本的是你要怎麼衡量氣候損害,天災每天都在發生,哪些可以歸因在氣候變遷?」

劉哲良認為,今年或明年峰會若能針對氣候影響的「量化」達成共識,就可算是成功;以國際公約而言,不見得在科學上要很精準,但至少各國要有共識。

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認為,今年峰會在損失與損害議題不太可能產生宣言,較可能成立工作小組。記者蘇彥誠/攝影
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認為,今年峰會在損失與損害議題不太可能產生宣言,較可能成立工作小組。記者蘇彥誠/攝影

非洲 美國 開發中國家 COP27 氣候變遷

相關新聞

COP27閉幕 強化減碳落空

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歷經通宵談判,埃及時間廿日凌晨四時左右閉幕。近兩百個與會國家代表首度同意設立「損失損...

聯合國專家:台灣氣候農損 不能只靠補貼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昨舉行「加速農業氣候調適」的周邊會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科學家伊洛維出席發...

氣候變遷績效 台灣排倒數第7

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正在埃及舉行,「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公布今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

COP27協議 成立氣候賠償基金

延後一天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七次締約方會議(COP27),十九日就「損失與損害氣候賠償計畫」達成協議,同意成...

氣候賠償談不攏 COP27延後1天閉幕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表定十八日落幕,但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損失與損害賠償上未達成共識,埃及外交部長蘇...

聯合國官員:保護珊瑚礁 就是保護人類環保親善大使艾麗高登 籲領導人正視升溫危機、挹注資金

聯合國環境署與非營利組織海洋機構十六日在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會場合辦論壇,主題是「為珊瑚礁尋找希望」,聯...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