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總預算 蘇貞昌:預期今、明年國內經濟仍穩健成長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赴立法院報告「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特別預算案」並備詢。蘇揆指出,明年度總預算是衡諸國內外經濟情勢,兼顧疫情因應、未來施政重點與國家發展需要,具「持續照顧國人、壯大台灣」、「擴大對地方的挹注」以及「還債金額22年來新高」3大特點。
蘇貞昌指出,國內局勢紛亂,行政團隊加倍努力,穩健施政,強化經濟韌性,擴大照顧國民,堅守國家主權。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率連年成長,疫情下還能逆勢成長,去年更創下11年來新高,每人GDP首次超過3萬美元,接連在國際重要評比,獲得世界權威機構高度肯定,不斷創下佳績。
蘇貞昌表示,儘管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逐漸緩和,但俄烏戰爭影響國際能源及糧食供需,造成全球性通膨,加上美國的連續升息,及中國採取嚴格封控措施,均約制全球經濟復甦力道。
蘇揆指出,就國外需求,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企業數位轉型,以及各國積極推動基礎建設,均有助外銷市場成長,而國內半導體產業優勢,也支撐出口動能。內需方面,隨防疫管制措施鬆綁,國境解封,台灣將再度迎來國際觀光客,可望帶動民間消費加速回溫。
蘇貞昌說,在投資方面,公共建設規模持續加大,投資台灣3大方案再延長3年,國內半導體及資通訊廠商擴充產能、投入研發,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綠能設施加速布建,均有助維繫投資動能,預期今、明兩年國內經濟仍能穩健成長,優於全球主要國家。
明年度總預算案歲入編列2兆5565億元,較今年度增加12.8%;歲出編列2兆7191億元,較今年度增加20.8%,歲出歲入短差1626億元,連同債務還本1110億元,共須融資調度數為2736億元,以舉債1736億元,及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1000億元予以彌平。
蘇貞昌指出,為帶動內需,活絡產業發展,編列公共建設計畫經費1725億元,加計前瞻預算編列832億元、營業與非營業特種基金編列3415億元,合共5972億元,較今年度相同計算基礎增加1457億元,約增32.3%。
蘇貞昌表示,近年國內經濟表現亮眼,國家財政持續改善,中央政府總預算執行結果,已自2017年起連續5年歲入歲出有賸餘,且2018至2020年賸餘均逾1000 億元,去年度更賸餘近3000 億元,蓄積的財政量能,得以支撐國家末來發展所需。
至於債務管控方面,預估明年底累計債務未償餘額占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的比率為31%,距離公共債務法所規定不超過40.6%的限制,尚有相當空間,且將較今年底持續減少0.8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