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1984:數位部狠擊文官士氣與新東廠誕生

蔡英文念茲在茲、點名新設的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將於8月27日掛牌上路。然而,其取才方式危害文官的權益至鉅,其部份業務則危及人民的言論自由,使台灣進入名著《1984》的世界:祕密監控無處不在、人民不再有隱私、發文之前先考慮後果、《社會秩序維護法》時時侍候著,數位部的約聘網軍負責帶風向、扭曲的人性處處可見,台灣提前進入前「共」管時代。其後果就是一旦中共武統台灣,中共統治台灣就相對容易了,因為早已習慣了。
先說數位部的取才問題。第一,數位部是政府部門,不是民間企業,其用人當然受憲法拘束。憲法第18條規定,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的權利。神秘的數位部編制約有千人(之所以說它神秘,是因為它的部份業務無法公開,又將會有一大堆業務要封存30年),第一年預算員額598人,其中300人,將以約聘方式進用。既然是約聘,就意味著300個公務員的缺不見了,人民因此喪失「應考試服公職之權」。300個缺不是少數,政府可以未經立法就剝奪人民的權利嗎?
第二,唐鳳特別強調,半數約聘這樣的做法是「創舉,只要有好的經歷,沒有學歷,甚至國中畢業以上,只要面試官認可,即可視同完成碩士或博士學位。」整個政府機關半數是約聘人員,這當然是創舉,但是,這樣的創舉公平嗎?符合憲法的規範嗎?
憲法第85條規定:「公務人員之選拔,應實行公開競爭之考試制度。…非經考試及格者,不得任用。」結果,數位部竟然有一半的人員不用考試,只要面試官認可,就能成為「廣義公務員」,這已經違反了憲法「非經考試不得任用」的規定。這樣種做法對於辛辛苦苦才考上公務員的那些人來說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此外,按唐鳳說:「只要面試官認可,即可視同完成碩士或博士學位」,試問,誰給了面試官這麼大的權力,面試官說你是碩士你就是碩士,面試官說你不是碩士,你就不是碩士;面試官說你是博士,你就是博士,面試官說你不是博士,你就不是博士。這個世界上,存在有這樣讓人無話可說的面試官嗎?一個也沒有。
既然沒有,唐鳳或其他任何一個人如何擔得起這樣的面試官?單單憑藉著「面試官」的一張口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學歷,全世界有這樣的制度嗎?這種「吳寶春條款」,不只是對於文官體制的破壞,對於寒窗苦讀,尤其是在美國、日本、德國留學多年,好不容易才拿到碩博士學位的人來說,是多麼的不公平!
第三,唐鳳解釋數位部要有半數約聘的理由。他說:「自己進入行政部門後,看到在公部門裏頭也有一些高手,但因為學歷相對低,遇到薪資天花板,結果被民間企業挖走,政府很難留住人才」,他說「政府很難留住人才」,顯然與事實不符。
光是看報考人數就知道。民國109年,公務人員報考人數25萬1357人、專技人員16萬2963人。同年,高考錄取率9.83%,普考錄取率9.04%,其錄取率之低,就足以顯示其追求者眾。既然追求者眾,又怎麼會有留不住人才之說呢?這種考上卻又離開,不管是基於什麼原因,不是沒有,而是非常之少,因此,唐部長不宜以偏概全。按唐部長的意思,正規考試進來的就不是人才,有這種事情嗎?當然沒有。
接下來要處理的問題就很值得玩味了!為什麼蔡政府要用半數的約聘人員,而且用在數位部而非其他部會呢?原因顯然不單純,絕非官方說法「活化用人管道」、「工作經歷為主」。
我個人的揣測如下。這不需要考試的300個「擁有數位社群工作經歷者(唐部長的說法)」(單單第一波,後續還會增加人數)很可能是蔡英文的個人網軍,當然,這些網軍拿的薪水是台灣人交的稅金,而做的事卻是審核台灣人的言論,非常的荒謬,是吧!
因為這300人是「自己人」,因此,做起一些如東廠的骯髒事,如張天欽事件,顧忌也比較少,保密度也比較高,封口也比較容易。相反的,要是這些人是經由高普考或專技人員考試而錄取的,這些人就不一定願意執行蔡政府的命令,這應該就是數位部的一半人力是約聘人員的原因吧,希望我的揣測是錯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