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幸運兒是誰?7-ELEVEN開出3張千萬發票 買御飯糰中千萬

馬英九赴陸祭祖倒數!陸各省「元首級警衛」 精心準備禮物曝光

狒狒又出現新畫面!「嘴叼食物逛大街」農業局集結人馬搜索

【專家之眼】台灣有事美日置身事外 中共將變本加厲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三日離開台北轉往首爾後,中共解放軍四日對台灣發動全面封鎖式的海空聯合軍演,圖為中共解放軍軍艦6日在台灣周邊演習。新華社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三日離開台北轉往首爾後,中共解放軍四日對台灣發動全面封鎖式的海空聯合軍演,圖為中共解放軍軍艦6日在台灣周邊演習。新華社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三日離開台北轉往首爾後,中共解放軍四日中午就對台灣發動全面封鎖式的海空聯合軍演。經常對台灣提出安全保證的美國以及高調表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日本,都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不是空言譴責卻無具體行動,就是只憂慮自己經濟海域的安全。美日兩國的表現無疑只會鼓勵中共解放軍未來更肆無忌憚地對台灣步步進逼。

美國低調因應中共解放軍的對台軍演主要是避免透過言語與行動刺激北京。不過,看在台灣人民眼裡,美國的低調似乎過了頭。白宮對於中共的對台軍演僅表示譴責,卻連暗示性的軍事反應或行動都付諸闕如。白宮甚至要求聯邦國會暫時不要審查進一步對台做出安全保證的「台灣政策法」。

日本的表現更是糟糕,不僅對「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隻字不提,而且只對北京表達中共飛彈射到日本專屬經濟海域的憂慮。台灣人民心理上長期依賴的美日兩國,竟然表現如此之差,固然讓台灣老百姓大失所望,但卻大大地變相鼓勵中國大陸一步步對台灣進逼的「雄心壯志」。

首先,中共當局六日晚間宣布將開始在黃海與渤海進行長期軍演。這也間接證明,四日中午到八日中午的連續四天演習只是未來一系列演習的前奏。

其次,這次四日到八日的海空聯合演習充其量只是中強度的軍演。未來,中共解放軍針對台灣的軍演可能規模愈來愈大,並對台灣本島步步進逼,朝高強度的軍演發展。

第三,這次軍演只是2018年以來中共大練兵對台動武的雛形模式,未來無疑參加軍演的軍種會愈來愈多,投入的先進武器也會愈來愈多,讓國軍疲於奔命,而逐漸影響到國軍的戰力。

第四,裴洛西這次訪問東京受訪時表示,她這次的亞洲行無意改變台海現狀。問題是,她這次訪問台北的確改變了台海現狀。不僅「台海中線」不復存在,台灣海峽也幾乎受到中共管控,中共解放軍更穿越台灣上空與逼近中華民國臨海。

第五,美國與日本在這次演習坐山觀虎鬥也就罷了。問題是,蔡英文總統竟然也坐在觀眾席上看熱鬧,還有心情參加美食展,正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蔡英文對外呼籲愛好自由民主國家遏止中共的不理性行為,倒像是向國際社會發出哀鳴。美國多位智庫學者都認為中共解放軍這次對台大陣仗軍演,真正的禍根就是蔡英文2016年當選總統後拒絕「九二共識」。不過,現在蔡英文就是想要和北京重建溝通管道,恐怕為時已晚,因為中國高層領導早就認為蔡英文伸出橄欖枝只是騙人的把戲。

最後,中共解放軍這次軍演也曝露了蔡英文政府的無能。無論在軍事、經濟、外交上面對中共的打壓,蔡政府既無抗壓的能力,也沒有危機管控的應變之才,只會在國內耀武揚威欺壓異議人士與反對黨,關起門來做皇帝。

美中關係

延伸閱讀

紐時:中共軍演對外秀肌肉 對內安撫民眾

裴洛西訪台 印度學者:可從台灣身上學習3件事

U12世界杯/中華隊奪季軍 蔡英文、賴清德祝賀

中共軍演戰略意義 學者:對各方交代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媽的」囊括奧斯卡大奬只是「政治正確」嗎?

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結果揭曉,馬來西亞演員楊紫瓊主演的「媽的多重宇宙」,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

【專家之眼】摧毀台灣晶片產業 無知自私恐怖情人

媒體報導曾在美國川普政府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之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日前在美國智庫蘇凡中心(Soufan...

【專家之眼】對日農產塞牙縫級行銷 還好意思說嘴

近來農委會不斷宣傳農產品(包含漁產品)在日本市場,獲得重大突破,似乎已經取代中國大陸市場。並讚揚台農發公司扮演重要的角色...

【專家之眼】希臘火車對撞:一個被政客賣掉的國家

2月28日晚上11點20分,希臘兩列火車對撞,造成希臘有史以來對嚴重的火車事故,至今已有57人死亡。跟台灣政府把普悠瑪事...

【專家之眼】為何福利國家比資本國家更具制度優越性?

鑑於國人對於福利國家有著嚴重誤解,這篇文章就來討論福利國家與資本國家的差別。這世界上的福利國家有好幾個,例如丹麥、荷蘭、...

【專家之眼】俄烏戰爭周年:4個「如意算盤」的發展

2022年2月24日普亭下令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北方、東方及南方三路入侵烏國,俄烏戰爭爆發,迄今整整一年。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