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BBC專訪 陳以信:裴洛西關鍵時刻訪台支持民主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或譯裴洛西)訪台,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日前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專訪時指出,裴洛西在此關鍵時刻來訪,代表對台灣民主的支持。但陳以信說,裴洛西代表美國國會與美國人民,並非代表美國總統拜登或行政部門,因此不代表美國改變對台政策,他呼籲中共不要錯誤解讀,更不要過度反應。
BBC詢問,拜登連續3次發言挺台,是否代表美國調整戰略模糊政策?陳以信表示,拜登明確表達防衛台灣的決心,但同時釋放不支持台獨的堅定立場,顯示出美國並非無條件挺台,此雙重立場就是戰略模糊的精髓。他認為,拜登只是用更為清晰的方式,重述美國戰略模糊的立場。
針對中共攻台是否有時間表?陳以信表示,中共對台野心從未改變,但未必有確定時間表,有的是確定的攻台條件。如果中共一旦認為台灣即將走向獨立,並沒有回頭路,那麼中共可能會決定提前發動對台攻擊。
陳以信表示,過去馬英九政府時期,兩岸能建立和平繁榮關係,在於當時台灣明確表達不走向法理台獨,台灣也得以加入世界衛生大會與國際民航組織,不推動台獨是兩岸建立互信的關鍵所在。
至於俄烏戰爭的啟示,陳以信說,這場戰爭對大陸無疑是一警鐘,俄羅斯從陸上攻擊烏克蘭都如此困難,中共要想對台灣實施兩棲登陸將更加困難。這場戰爭也給台灣重要啟示,就算全世界都支持烏克蘭,烏克蘭還是要靠自己打這場戰爭,未來台灣也可能面臨相同狀況。
陳以信表示,如果台海真的發生戰爭,台灣一定會贏得全世界的同情,但未必是最後戰爭的勝利。面對台海風險,台灣必須在軍事上提升不對稱戰力,但也要在政治上降低中共犯台誘因,維持兩岸互信才能有效控管台海安全。他相信,只要維持台海和平,讓台灣自由民主制度存續下去,未來大陸終會改變,台灣可成為最後贏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