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王美花「台灣不缺電」的笑話還要講嗎?

電費大漲,尤其漲幅高達15%的用電大戶不只哀鴻遍野,更直接對政府能源政策失當開砲,訴求之一是核四解封,認為就算解封之後不運轉只做備援,都能改善缺電窘況。用電大戶的訴求雖然牴觸蔡政府「非核家園」神主牌,但面對新冠肺炎遲遲未能減緩,通膨、能源短缺的巨大衝擊,台灣上週甚至備轉容量竟然不到5%的困局,全球已開發國家對核電的態度已悄悄轉變,應可供台灣參酌。
南韓是對核電態度轉變最大的國家。新總統尹錫悅5月上任以來數度指責前總統文在寅的去核電政策舊廠不延役、不建新核電廠政策是「犯傻」,並發表「核電復活宣言」,除了指示已停工5年的新韓蔚核電廠共六機組復工,並表示要進軍核電產業,以國家力量全力拓銷南韓核電的海外訂單,讓韓核在世界核電市場揚眉吐氣。
不止重整境內本土核電廠,尹錫悅也明確要求投入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研發,要以新世代的SMR進軍世界核電市場;其實尹錫悅講的SMR雖是核反應爐發展趨勢,但不是世界最新核機組發展趨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引領這項技術已有十餘年。不過,這話從檢察總長出身的尹錫悅嘴裡說出,表示他對核電已先做了功課。
僅次於美國的世界核電大國法國,總統馬克宏也表示要復興核電產業,預計10年內將興建至少6座反應爐投入併聯發電,讓核電在法國的減碳行動中注入傳統綠電外新的動力。值得注意的是,不止發展傳統的核分裂反應爐,法國正在興建技術最先進的核融合反應爐,完工投入併聯後,不但產出的核廢料大幅減少,且熱污染也顯著降低,將是可寄望的產業新能源。
在核融合技術領先的英國,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的依賴,4月發表最新的能源戰略,除了風機、氫能、太陽光電外,2050年前將在既有廠址興建8座核反應爐;為了展現推動決心,英國並成立新的核電運營及管理機構。一連串的舉措將大增英國能源的獨立性。
台灣的電力困局顯然難解,儘管無預警斷電越來越頻繁,怪蛇、怪鳥、怪松鼠闖禍,備轉容量已缺乏供電保證,但王美花死咬者「台灣不缺電」的說詞,不願意面對事實。台灣的供電困局或許還不到立刻面對解封核電,但國際趨勢不能不審慎參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