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院副院長提名案 李鴻鈞提4原則:退出任何政黨活動

蔡英文總統提名前立委李鴻鈞擔任監察院副院長,立法院今舉行全院委員會審查此人事案,李鴻鈞生平首次站上立法院備詢台報告並接受立委詢問。對於監委及副院長職責,李鴻鈞表示,將秉持四大原則,首要便是超越黨派、公正中立,追求公義不問私利,並退出任何政黨活動。
李鴻鈞今一上台,先感性地回顧成長經歷,他出身於新北市泰山區,父親曾任泰山鄉長、母親長年照顧婦幼,雖過去學業普通,但咬牙赴日留學,學成後返台服務,並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邀請下投入立委選舉,踏上為民服務的路。
李鴻鈞也表示,在立委問政上,交通、民生都是關注重點,擔任親民黨團總召期間,也與各黨團溝通、協商,他始終以理性溝通、專業問政、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為原則,過往經驗也讓他熟悉部會運作、法案政策、與民溝通,「過去我是專職立委,未來我也承諾我會是稱職監察委員,我的表現大家都很清楚,我已經準備好,會持續學習,不會辜負所託。」
對於監委及監察院副院長職責,李鴻鈞並提出四原則自許,首先便是依照憲法規定監委職責,超脫黨派、中立公正,不受外力干擾行使職權,將辭去親民黨秘書長職務,退出任何政黨活動,全心投入監察院的工作,依法行使職權;至於對於監察院的功能與存廢,他強調,在修憲程序完成前,將依法行使職權,讓監察院發揮應有功能,並預為因應憲政體制之變動,確保制度轉換與功能承接之順暢。
李鴻鈞也提到,將恪盡職責,謹守分際,除襄助院長陳菊處理院務、代理院長職務,並將盡量列席各常設委員會議,致力監察法規及監察權行使相關法規的研究與檢討;另會讓「國家人權委員會」更有力,讓監察院能積極保障並促進人權,監督、檢討並建立指標衡量施政的人權標準,自結構上、制度面改進被調查機構的執行與法令;最後則是強化交流與世界接軌,與監察院同仁一起積極推行人權外交,推進無論是與人權組織、各國人權機構、學者專家的國際交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