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聞眼/個人意見 讓國史錯亂

今年為「舊金山和約」及「台北和約」生效七十周年,國史館與民間智庫合辦研討會,期盼有助於國人了解兩和約對台、澎主權歸屬的意義,卻因為官員所謂「個人意見」,用詞不精準,反令人錯亂。
立法院司委會昨請國史館館長陳儀深等人報告,陳的專題報告扣除圖片等資料,文字內容大約四頁,大量引用參與研討會學者的觀點,自己的結語僅兩段。其結語寫道,國際和約的法律條文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國際政治局勢卻是隨時在變,對國際關係的肆應,應該與時俱進。
對於此項爭議,官方說法似乎也「隨時在變、與時俱進」。四月廿三日,陳儀深與學者才在研討會提及「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批評;陳儀深昨在立院則稱,沒有說過「到現在未定」,這是誤解,而台灣地位是「曾經未定、現在已定」,透過國會改選、總統直選等「有效自決」方式,已確立了台灣主權地位。
根據二○一二年八月發布於外交部官網的「中日和約」答客問,所謂「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者僅是看到「中日和約」第二條日本並未明言放棄台灣與澎湖給何國,因此認為台灣法律地位未定,然而,第二條內容只是重複「舊金山和約」內容。
外交部昨提交給立法院的書面報告,特別以粗黑體字凸顯「中日和約」第二條內容。而這份報告中,分別出現「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無庸置疑」、「中華民國的主權一直存在」、「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是由台灣二三五○萬人民共同決定」等說法,也令人疑惑我國國名究竟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還是台灣?
「與時俱進」不代表對於國際和約可以過度解讀、詮釋。更重要的是,國史館作為中華民國政府最高史政機關,在兩和約生效七十周年如此重要時刻,究竟能否正確說明國家歷史,還是只想為特定意識形態族群搭建宣傳舞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