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釗燮:推動駐外館處改「台灣」非目前首要任務

外交部長吳釗燮13日接受外媒「法國24小時新聞台」(France 24)視訊訪問時表示,是否比照駐立陶宛代表處的模式,推動駐外館處以「台灣」名稱對外,我方對此採開放態度,但非目前的首要任務,現階段我國全力守護並深化與立陶宛的各項實質關係。
吳釗燮指出,有部分人士認為名稱是導致中國報復立陶宛的原因,但國際社會,包括美國、歐盟及歐洲國家等,都以「台灣」稱呼我國,這是事實陳述。台灣從來不受中國管轄,我國自稱「台灣」並非挑釁,反觀中國企圖在國際社會及國際組織不當稱我,才極具挑釁。
訪問中,吳釗燮也談及,面對中國持續進行軍事現代化,大幅提升軍事演習的次數,台灣必須做好自我防衛的準備,並談及台美安全合作有助於台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台美軍事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們有決心與信心捍衛自己的國家」。
吳釗燮指出,中國持續進行軍事現代化,並且大量增加軍事演習的次數,自2021年至今,中共已派遣超過900架次軍機擾台,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台灣將持續提升不對稱戰力,無論是否有軍事的行動、或是何時發生,以及因應中國的「混合戰」,我國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致力維護台灣的民主自由。
針對美國協防台灣議題,吳釗燮表示,美國是否協防台灣是由美國自行評估,「捍衛台灣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台灣必須做好自我防衛的準備」,我方相信美國信守「台灣關係法」的承諾,提供我國防衛性武器。台美安全合作,包括情資交換、武器採購、協助人員訓練及軍事現代化等項目,有助我國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台美軍事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們有決心與信心捍衛自己的國家。」
吳釗燮指出,香港的例子讓世界各國明白,中國的承諾並不可信,「一國兩制」事實上只有「一國」,並無「兩制」,台灣人民不接受中國的「一制」威權統治。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是現實、也是現狀。香港民眾無從反抗中國的國安法,但台灣可以挺身反抗中國的壓制,堅守對民主自由的信念及生活方式。許多國家的元首、外交及國防高層,近期在超過20個場合表達對台海安全的關切,顯示西方民主國家已警覺到中國的擴張行徑,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高度共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