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核食叩關?民團:國人無須承擔風險 除非有更大利益

為了擔心日本福島核災地區食品進口影響年底選舉,民進黨想「速戰速決」,盡快開放;民間團體表示,就算微量,還是有風險的,且民眾沒有必要承擔這樣的風險,除非我們有獲得更大的利益。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之前萊豬議題,我國與美國飲食習慣差異大;但我國與日本飲食習慣相近,有些物質如銫133、137半衰期長達30年,針對高風險的嬰兒食品、菇類等就必須留意。
她表示,她不知道到底日本有沒有真的給壓力,也不了解跟經貿之間的關係,但就普通百姓的立場,能夠吃的東西選擇這麼多,民眾沒必要承擔這樣的風險,除非我們有更大的利益,且如果不進口的五縣市的農產品,一方面也保障我國內的農民與農產品,「有什麼不好?」
許惠玉說,若進口,對民眾來說,就必須長期均衡飲食來分散風險,因為輻射把關,是非常不容易的。
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發起人黃嘉琳表示,又要來「速戰速決」這一套了,以目前狀況看來,這幾年查驗日本進口食品的結果,還是有零星發現銫137殘留;甚至國內的日本產品販賣店,也曾被稽核過改標事件,菇類茶葉等高風險品項,應該要好好把關。
黃嘉琳說,在有限的檢驗量能中,高風險的產品要做好邊境管制、把風險降到最低,才有條件去評估開放,評估的過程中做了哪些,如何跟民眾溝通,在食品風險的老議題上,管理者要怎麼討論,不要最後又流於政治攻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