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見十傑 游錫堃期勉在各自專精領域協助國會立法

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下午接見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59屆十大傑出青年,期勉十傑可以對台灣的國會立法有所貢獻,讓台灣國會真正成為人民的國會。他並肯定每位獲獎者的卓越表現,相信未來定能對國家社會有所建樹。
游錫堃回顧台灣民主發展歷程表示,台灣自1895年日本來台統治至1915年20年間,抗日力量日漸衰竭。1920年台灣人開始重整步伐,有志之士紛紛站出來反對日本同化政策,抗議日本在國內舉行選舉,卻不允許台灣選舉。加上當時住民自決及民族自決等意識崛起,台灣人民遂站出來要求設置議會自治。1921年1月30日由林獻堂領銜,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書》。同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致力引進憲政主義、政黨政治、住民自決等思潮,啟蒙台灣人民的民主意識。
到了1935年在台灣先賢奮力爭取之下,終於舉辦了台灣史上的第一次選舉,是台灣民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游錫堃表示,立法院是人民的,是最高的民主殿堂,但台灣國會是從威權體制中漸進式改革一路至今,所以仍留有部分過去不合理的傳統。也因此1992國會全面改選至今近30年,事實上台灣國會進步沒有想像中快。幸而歷任院長努力推動,再加上政黨輪替,台灣立法過程日漸開放透明。
游錫堃期勉在場十傑可以對台灣的國會立法有所貢獻,只要在各自專精的領域研究不時宜的法條,甚至主動提出修法意見尋求委員提案,就有機會通過成為新法,促進社會的進步。
游錫堃並指出,立法院剛辦理完開放國會論壇,台灣之所以能與美國國際民主協會合作成功辦理這場論壇,是國際間對台灣民主的肯定。因此,開放國會是一條必走的道路,希望在場優秀的十傑青年們有機會協助推動,讓台灣國會真正成為人民的國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