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積極尋求各國政府、民間團體有人權議題合作機會

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舉辦「2021人權發展國際研討會」。人權會主任委員、監察院長陳菊表示,人權是普世共同價值的標準,保障及促進人權、接軌國際人權標準,是人權會的目標與堅持,積極尋求跟各國政府、民間團體有合作機會,共同追求平等正義、人權永續發展。
陳菊指出,疫情期間,台灣以「Taiwan can help」為號召,捐贈國際口罩與醫療用品,人權會盼能輸出民主、追求人權經驗,為世界人權發展盡一份心力,再次實踐「Taiwan can help」。
陳菊說,過去一年因為疫情因素,為全世界帶來巨大影響,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基本人權,面對疫情大家需要的是以人權為核心價值的防疫政策;台灣作為國際社會一員,期盼共同努力相關因應作為,台灣能做出更大貢獻。
陳菊表示,人權會成立以來,積極展開與社會對話,廣泛搜集意見,這次研討會有6大主題,其中原住民人權議題上,希望從複雜的歷史中釐清真相,盼保障原住民獨特文化、語言還有制度,維護多元文化發展,關懷原住民是人權會非常重點的工作。
陳菊指出,性別人權方面,特別關心網路時代所延伸的數位性別暴力議題,這是新興人權議題;人權會針對兒少安置機構、校園性侵議題展開系統性詢查,希望能找出結構性問題癥結、以及解決模式。
陳菊表示,人權的推廣與扎根刻不容緩,去年人權會與國家文官學院合作,在培訓課程中強化人權教育,讓公務員成為人權教育推手;今年更與教育部合作,引進聯合國擬定的「世界人權教育行動計畫」,讓中小學成為以人權為本的教育環境,讓人權成為每個孩子心中的基本價值。
陳菊說,人權會努力汲取各國人權機構的實務經驗,讓台灣跟國際人權體系接軌,相信研討會能激盪更多建設性觀點、創造更多合作機會,讓人權跨越國界,一起努力發揚人權普世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