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防疫新三不:不降級、不解封、不鬆綁

隨著新冠疫苗陸續抵台,預約注射已開始第十二輪登記,口罩、餐飲內用陸續放寬,國人都感覺到疫情趨緩,該是回歸正常生活的時候了,未料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鐵板一塊,在立法院答詢時說,「十一月二日還不會降級,春節再看看」。看不下去的公衛大老、首任疾管局長張鴻仁呼籲指揮中心放權,疫苗不要再搞中央集權預約接種制;前衛生署長葉金川也呼應,指揮中心的戲該散場了,「但導演捨不得散戲」。
陳時中堅持防疫指揮中心戲繼續演下去,不全然是指揮官權太大、錢太多,陳時中沉溺於權錢一把抓,捨不得放手;講得通的原因是指揮中心的法制設計不周全,權力、預算高度賦予指揮官,卻沒有相應的制衡機制;制度讓陳時中成為新威權,尾大不掉其實可預見。
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成立法源是傳染病防治法的子法,相關部會研判傳染病疫情已危及人民健康,建請行政院開設防疫指揮中心,行政院認可後,依疫情危急程度從三級防疫中心循序開設,最初的三級開設交衛福部疾管署統籌,指揮官只是疾管署長層級。
台灣新冠疫情今春起爆發很快,指揮中心連跳兩級很快升至一級開設,指揮官改由行政院長指派衛福部長兼任;編制擴大,要權給權,要錢給錢,想曝光就曝光,指揮官在內閣的位置早在各部會之上。行政院核可設置防疫指揮中心,同法源也有解散設計,疫情趨緩後「由指揮官報請行院解散」,條文很清楚,指揮中心「營業」到幾時?指揮官說了算,行政院長不能下條子關指揮中心的門。
指揮中心關門後,所有緊急授權的「便宜行事」全都得終止,回歸體制常態,所有「緊急使用授權〈EUA〉」都需要終止,不必提呼吸器等醫材,僅是緊拽國人近兩年呼吸、作息的疫苗供應怎麼辦?現有AZ、莫德納、BNT都是以EUA身份進入台灣,沒有台灣核發的正式藥證,以後疫苗供應怎麼接上?
本土高端疫苗以「專案製造」身份交指揮中心施打,但「專案製造」是什麼?疫情趨緩、指揮中心裁撤後要不要退場?法條沒有訂明,恐怕指揮中心也搞不清楚。難怪陳時中要緊抱疫情新三不,有恃無恐一路混下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