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衝衝衝」愈走愈窄 蘇貞昌只能怪自己

立委鄭麗文質詢行政院長蘇貞昌,我國要不要爭取購買核子動力潛艦,卻因「投降」、「袂見笑」等答覆,導致雙方激烈互罵。當天晚間,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出面譴責「國民黨鄭姓委員」亂貼負面標籤。蘇貞昌第二天受訪時更強調,自己是「憤然抵抗叛徒,撥亂反正」。顯然蘇揆意猶未盡,不想讓這場口角落幕,還要進一步替鄭麗文戴上「叛徒」大帽子。
蘇貞昌向來作風強勢,對部下官員責罵豪不客氣,面對在野黨立委也毫不客氣。他先前嗆過立委馬文君「妳在大聲什麼」、「胡扯」、「降低立法院水準」,陳以信「移花接木」、「你不客氣我也不會跟你客氣」,陳玉珍「不會像你還跳到主席台上去」、「不夠資格做國會議員」,挖苦蔣萬安「屏東豬農我都非常熟啊,他們都支持我們」。就此而言,對於鄭麗文當年由綠轉藍,蘇院長念念不忘「叛徒」舊事,倒也不足為怪。
吵起架來絕對「氣壯」(是否理直是另一回事)的蘇揆,快意於罵人之餘,最該注意的恐怕是,自己陣營內的反應。
身為頂頭上司,也被鄭麗文一起點名「帶頭投降」的蔡總統,對此選擇並不直接出面,而是由黨部轉述她在中常會內的「自己人裡找敵人,無助國家發展」發言。如此相挺力度,距離全面背書認可,實在有相當距離。更甭說總統的發言像是雙面刃,被指斥到的對象,恐怕不是是在野黨立委,蘇揆罵人「投降」、「袂見笑」、「叛徒」,實在也難脫「自己人裡找敵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絕對一致槍口對外的民進黨立院黨團,這次眼見蘇貞昌與國民黨立委對幹,態度卻顯得非常低調,目前只有9位立委在臉書發文串聯支持。這與以往遭遇朝野衝突,第一時間鐵定跳出來護航,相挺力度的差異,實在到了連外人都可看出的地步。更殘忍(而實際)地說,這兩天黨內對蘇貞昌的相挺,還不如對面臨罷免投票的基進黨立委陳柏惟。
這當然是因為蘇貞昌獨攬大權的作風,即使在黨內也已經積怨四起。近日包括五倍券政策被迫大轉彎,綠委公然質疑高鐵宜蘭設站選址,都顯示這種不滿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甚至這次的臉書串聯挺蘇行動,從名單也可發現,許多其他派系的指標性立委,平日和藍營對戰毫不放鬆,這次照樣不在其列。
在綠營現役的政治人物中,蘇貞昌出道早、輩分高,更以督軍嚴厲、執行力強著稱。然而不掩飾企圖心的蘇貞昌,每到爭取高位的關鍵時刻,就會開高走低,最後敗下陣來:2008年爭取總統候選人,最後被謝長廷擊敗;2010年挑戰台北市長,2018年挑戰新北市長,一開始都聲勢浩大,似乎對國民黨的郝龍斌、侯友宜造成相當威脅,最後都以敗北作收,而且票數落後幅度都大於外界估計。究其原因,不外乎蘇貞昌為人刻薄無恩,慣於以大聲罵人與羞辱部屬,彰顯自己「會做事」,即使在向來團結度高的民進黨內,也無法充分得人心支持。蔡總統靠著「芒果乾」與藍營領袖的私心自誤,成功以高票連任,原本敗軍之際擔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意外水漲船高,一時再創行情高峰,外界評估後蔡英文時代的黨內局勢,也將其列為可能繼任者之一。但是蔡總統第二任期一年多來,對蘇貞昌的看好聲音已經明顯消退。甚至不少人認為,年底四大公投只要有其中一項過關,蘇院長可能就得捲鋪蓋走路。
不知道收斂脾氣,把本身的缺點當成優點,以為擔任教育班長所需的特質,照樣適合拿來擔任元帥。蘇貞昌半輩子的政治路,一路走來開高走低,「開高」與「走低」其實都是自取。但是從這兩天新聞看起來,蘇院長還是自戀於「衝衝衝」,從來不曾忘記什麼,當然更沒有學到什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