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知名造型師林葉亭失智父親走失 醫指「2大情境」最為常見

114學測自然/日本311大地震年份誤植 大考中心交試題專家討論

立委王鴻薇指混淆視聽 羅一鈞:如預算可過關請盡量罵

【專家之眼】立陶宛模式:台立關係升級的蝴蝶效應

台灣與立陶宛互設代表處,北京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對方也比照辦理,兩國關係已降為代辦級。圖為中國大陸駐立陶宛大使館外觀。歐新社
台灣與立陶宛互設代表處,北京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對方也比照辦理,兩國關係已降為代辦級。圖為中國大陸駐立陶宛大使館外觀。歐新社

台灣與立陶宛互設代表處事宜的發展,引發美歐聯手而暗濤洶湧,若順利達陣,恐將導致巨大國際震盪,而台灣必將首當其衝。

一般台灣在非邦交國設立的機構均以「台北」為名,例如「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此次打破前例,將是台灣目前唯一在大陸建交國以「台灣」為名設立的外交機構。目前美方也主張將上述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與外長吳釗燮也曾赴美協商,進一步展現美歐聯手制中的策略。

由於立陶宛距台灣遙遠,人口也只有280萬,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此案已釀成中國與歐盟、美國之間重大的外交危機,這也就是所謂小事情引起大反應的蝴蝶效應。

在蘇聯解體前,立陶宛就在1990年3月宣布獨立,打響當年蘇聯崩解的第一槍,如今與北京關係惡化,立陶宛又在今(2021)年5月第一個正式宣布退出17+1的合作機制。此外,立陶宛為擴大在亞洲的經濟外交,由自由黨(Freedom Party)主席暨經濟部長阿蒙納特(Aušrinė Armonaitė)主導,成立了立陶宛-台灣論壇,該黨還曾明確表示支持台灣獨立。

7月份,歐洲議會通過了「對中新戰略」報告,其中歐盟著重「理念」與「志同道合」(like-minded)等價值導向,而非只專注貿易的重要性,可見歐方的轉變。報告還明確表示,在中國取消對歐洲議會議員和歐盟機構的制裁之前,將繼續凍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的批准程序,中歐關係已形成一定的僵局。

根據「歐洲經貿辦事處」2020年的報告,2019年台灣是歐盟第15大與亞洲第5大貿易夥伴,貿易額度達到 505 億歐元,歐盟持續是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存量達450億美元,佔所有外資的25%。

但同時歐盟與中國的貿易總額達5860億歐元,進出口都有增長,且中歐之間還是有相當的合作空間,其中尤以氣候變化與公衛危機等議題為重。然而,因新疆與香港等問題,歐盟卻從今年開始對中國展開了一連串制裁。

相對地,由於台灣的多元民主與自由價值,防疫成績不差,以及晶片來源與高額外匯存底,還有台灣在世界供應鏈的重要地位,都令一些歐洲國家刮目相看。再因台灣是以小博大,支持台灣就是抗議大陸,當可佔據道德高地,這對於相關政治人物的選舉都有相當的助益,再加上美國一系列支持台灣的法案與政策,更鼓舞了歐盟及其會員國群起效尤。

面對此一情勢,在百般交涉未果之後,北京在8月中旬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對方也比照辦理,隨即該國也從善如流,兩國關係已降為代辦級。但美國國務院當日立即譴責北京此一報復行動,歐盟對外行動署也認為,台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並未違反歐盟的「一個中國」政策,刻意忽視「台灣」與「台北」的區別及敏感性。

由於中國與立陶宛的貿易額度不高,中方除斷絕一些鐵路運輸的管道之外,還曾以斷交相要脅,若此,那正好把機會讓給台灣,並還可能引發連鎖效應。因而北京聯合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同時在立陶宛境內發動訊息戰,破壞其社會政治局勢的穩定。

故在九月初,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台歐盟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此乃歐洲議會首度針對台灣與歐盟關係的正式文件,更是近年來歐盟再度具體友台的表現,以便拉台制中。

該報告主張將駐台的「歐洲經貿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此乃明確表達支持立陶宛的立場。報告還主張將台灣納入歐盟「印太合作戰略」,並鼓勵歐台最高層級官方交流,盡快與台灣展開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此乃與月前歐洲議會暫停與大陸協商的投資協議形成鮮明對比。此報告將於10月送請歐洲議會全會表決,通過的可能性甚高,但這還須經過歐盟理事會的一致表決通過才能付諸實施,而匈牙利是否再度杯葛成為關鍵。

由此可見,立陶宛案已演變成中俄與歐美之間的群體博弈,對此中方有輸不得的壓力,否則將導致其一中原則的崩解,歐盟也同樣難以轉圜,否則將是其民主價值的潰敗,而北京強烈的反彈對象必是台灣,更是值得關注。

北京 歐盟 立陶宛

延伸閱讀

蕭美琴會晤立陶宛國會議員 雙橡園端台味夜市牛排招待

多國議員力挺台灣與立陶宛 籲北京終止霸凌

由公共財看立陶宛、新加坡的台灣主張

美國副助卿訪立陶宛 會晤外長商討經濟合作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朝鮮半島再較勁 真功夫與假把式

最近朝鮮半島風雲再起,韓國與朝鮮空飄宣傳戰大打出手,叫陣喊話讓各方感到情勢升溫,但國際社會正逢多事之秋,俄烏衝突難分難解...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台北市長任內京華城容積圖利案遭到羈押,其中產生一系列爭議,既是民主法治教育的好教材,也有台灣政治發展的...

【專家之眼】南海聯合軍演增多 威脅台灣戰略安全

近半年來,南海地區緊張持續升高,區域內、外國家接二連三舉行單邊、雙邊、或多邊的聯合軍演。

【專家之眼】談談共軍駐港澳部隊跨國演訓政治意涵

今年7月5日至18日中國大陸解放軍與寮國軍方針對「聯合防衛作戰行動」,共同舉辦「友誼盾牌-2024」(Friendshi...

【專家之眼】中共導讀政治文件與社會教育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已於7月18日落幕,會中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專家之眼】賀錦麗外交若傾向合作 台灣還能固執仇中?

拜登在評估毫無當選勝算之下毅然退選,同時舉薦副總統賀錦麗接棒。截至筆者撰寫此文時,美媒報導賀錦麗已獲得超過2000位民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