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雷雨轟北台 鄭明典:煙囪雲形的中尺度對流系統

大雷雨轟炸北北基桃宜竹6縣市!信義、汐止、板橋等雙北7區發淹水一級警戒

大雷雨…蔣萬安提醒上班課注意 雙溪災防警告至8時33分

【專家之眼】從疫情惡化來看我們與印度的距離

疫情升溫,多個地方縣市陸續增加快篩檢疫所,圖為亞東醫院在急診室外進行戶外篩檢。記者潘俊宏/攝影
疫情升溫,多個地方縣市陸續增加快篩檢疫所,圖為亞東醫院在急診室外進行戶外篩檢。記者潘俊宏/攝影

印度疫情自四月起迅速延燒,死亡人數累計近28萬人,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預期到8月1日死亡病例可能達百萬例。一向被稱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五月起也急遽增加。縱然二國在疫情嚴重程度上,有相當的差異,惟台灣在疫情惡化的背景,卻與印度有極為驚人的相近。

首先,二者都耽溺於過去的防疫表現:去年中第一波疫情襲擊印度,九月達到高峰美日確診人數逼近10萬多例,莫迪政府實施最嚴格的封城與停工措施,疫情逐漸下滑,到了今年二月確診人數壓低至萬人的水準。

印度對防疫成果感到自傲,並認為之前的管制過於嚴厲,開始放鬆管制且重啟經濟,不再強調戴口罩與社交距離。大型聚會成為常態,五個邦的地方選舉持續舉辦,如火如荼展開大型競選造勢活動;十萬人以上的球賽照常舉辦;恆河更舉辦三百萬人的宗教活動…使得疫情急遽升溫。

台灣維持一年半的優良防疫成績,受到國際高度肯定,國人生活除無法出國外,幾乎與發生COVID-19前無異,防疫規範視若無睹,各旅遊勝地到處人滿為患;母親節大小餐廳座無虛席;三月瘋媽祖百萬人潮聚集;聲色場所夜夜笙歌…。

人民鬆懈,政府更驕態畢露,逐漸忽略國外新型變異病毒的流竄,已具高傳染率與前期無症狀特性;亦不在意他國屢屢驗出台灣入境旅客確診無症狀感染的案例;拒絕大量篩檢,甚至連機場地勤服務人員與醫護人員也沒有普篩,機組人員更在立委要求下,一再放寬居家檢疫天數為3天,讓無孔不入的病毒,已悄悄潛伏在社區中。疫情由0級迅速升級至第三級警戒,絕非偶然。

其次,疫苗策略錯誤:印度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大國,每月可生產7-8千萬劑新冠疫苗,然國內卻未積極施打疫苗,印度接受完整疫苗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2%。而將疫苗用於疫苗外交,實施「疫苗友誼」(vaccine maitri)計畫,自一月起供應給弱勢國家,並提供給COVAX成員,直到四月印度疫情暴增,才宣布停止出口,轉為國內優先施打。

台灣何嘗不是如此,因疫情掌控得宜,而疏於布局疫苗。幾乎將資源都押寶於國產疫苗,忽略國際疫苗的採購。去年十月東洋就宣布取得BioNTech新冠疫苗有條件授權書,後來卻為之破局,其董事長林全表示,原本可採購三千萬劑疫苗,不過衛福部只想採購兩百萬劑,導致談判破裂。

更離譜的是,台灣難以取得疫苗,外交部四月卻花費1,650萬美元,協助巴拉圭取得200萬劑疫苗,幾乎是台灣已取得31萬劑的七倍;駐美代表蕭美琴還說:「台灣對疫苗的需求因為之前的施打意願不高,過去與美方的交涉重點主要放在為邦交國爭取疫苗上。」根據政府的邏輯,維護邦交國的重要性,遠高於國人的健康。

最後,根本沒有超前部署:印度未記取第一波教訓,事先規劃床位、醫療物資與設備,導致第二波來襲時,醫療體系呈現崩潰的狀態。

我國幸運的在疫情後期才爆發疫情,可借助各國防疫經驗,有充足的超前部署。然在確診人數大增後,才發現台灣還是只有充足的八億片口罩,根本缺乏對抗中期疫情的規劃,不但病床吃緊,醫師調度困難,連檢驗的能量也嚴重不足等。

印度 新冠疫苗 疫情

延伸閱讀

疫情嚴峻泰國擴大施打疫苗 曼谷商場變身接種站

印度COVID-19新增病例趨緩 4529人病亡仍創新高

金融時報:AZ疫苗經研究第3劑追加效力仍佳

台灣可以幫忙 上千台製氧機陸續援助印度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