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即時短評】少了改革魄力 文青體誰聽得懂?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造成50死、上百人受傷,蔡英文總統昨天宣示「改革台鐵勢在必行」,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也說「台鐵改革更要加速」。但這些話,國人都不陌生,重大事故仍一再發生;少了改革魄力,徒然成了虛應故事的場面話。
蔡總統前天在民進黨中常會前,針對太魯閣號事故發表改革談話。對照她在2018年10月普悠瑪號事故後的發言,儘管同樣帶著感性,但對改革台鐵所提訴求,幾乎是「複製、貼上」,也難怪國民黨痛批「讓大家猶如聽錄音機重放」。
比起普悠瑪號的18死,這次太魯閣號多達50人罹難,災害不但極為巨大,而從工程、台鐵到政府的漠視安全或無積極作為,更凸顯結構性問題的嚴重。蔡總統雖提出台鐵改革方向,卻對社會呼籲「台鐵公司化」等建議未置一詞,例如,所謂「徹底解決台鐵組織文化」,如果不作組織變革,如何改變「組織文化」?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游盈隆更直言,「這是一篇很抽象的、冰冷的、象牙塔式的台鐵改革宣言,誰聽得懂?」
擅長文宣的民進黨政府,在面臨公共安全環境亟待改革的此刻,縱使再從蔡總統口中吐出文青式的詞藻,仍未免顯得詞窮;但另一方面,對於外界質疑行政院長蘇貞昌未成立台鐵改善推動小組,行政院卻還顧左右而言他,甚至有魚目混珠、甩鍋責任之嫌。
面對重大事故,執政者若還文過飾非,談何改革可能?更不用提,每逢外界追究政治責任,涉及人事去留,民進黨內總會因為派系之爭,充斥各種超乎專業的派系考量或陰謀論,反更形成改革的阻力。
太魯閣號事故震驚國人,總統作為「安慰者」的角色,無可厚非;但要避免憾事一再重演,總統更該扮演「 改革者」。而在這麼重大傷亡的時刻,拿不出具體改革行動的執政者,憑什麼要大家「不必懷疑政府改革的決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