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國發會點火內政部善後 數位ID曲終人散?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年底發表「智慧政府發展藍圖」,成為這次推行數位身分證的濫觴,只是,國發會點了火後聲音漸失,內政部兩年多來在爭議聲中與民代、民團溝通,尾聲推動不成,還得善後訂定沒有時程表的專法,諾大政策變成只有內政部一個部的事,這政策若就此曲終人散也不意外。
2018年12月27日,時任行政院長是副總統賴清德,他在行政院會聽取「智慧政府發展藍圖」報告。國發會認為,數位身分識別證(New eID)為實現智慧政府各項措施基礎,應優先完成「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及「建立具安全且可信賴的資料傳輸機制(T-Road)」等基礎架構,賴則要求國發會為此擬定整體行動方案,如今看來,內政部很難說有得到整體行動方案的奧援。
當年會中報告、會後說明都是國發會,屢屢對外保證數位身分證只有辨識功能,沒有儲存資料在其中,若未來要發行內政部所謂的新國民識別證,資料的內容一定不超過現在紙本身分證的內容,甚至還要更少,只剩下辨識功能,不會有人權爭議,為求外界支持換發,也強調台灣現行身分證偽造容易,相關材料網路上都買得到,一定要進化到數位身分證。
後續國發會也多次主動釋出數位身分證資訊,包含現行1代表男性與2代表女性之外,考慮將「7」保留給跨性別人士使用,擬取消卡面的國旗、配偶與出生地等等,種種資訊引發民眾熱議,尤其國旗取消、配偶取消等說法甚至招致猛烈抨擊。事後國發會解釋,一切都要交由執行部會內政部決定。
國發會當年種種說法,今日全成為內政部必然的承擔,別說資安與人權議題依然無解,行政院喊出暫緩計畫之後,現行身分證防偽功能不佳,內政部也無法解除源頭,只能喊出加強查緝這種雞肋般的語言。
再者,今日行政院、內政部喊出暫緩,要待專法完備再推出,但專法沒有時程表就罷了,蘇貞昌還要求政策無懈可擊才能推出,這番話任誰聽來都是不想再推的說法;且縱使暫緩後,軟體部分不用賠償標案業者,可中央印製廠已砸下去的投資,最後損失絕對是全民買單,這些可沒有隨著暫緩就一筆勾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