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會新施政方向:精進評委機制列首項

新年度開啟,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除盤點22項去年施政績效,也擬訂2021年17項施政方向,首要項目就是精進採購評選委員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工程會主委吳澤成則表示,新的一年,全體同仁仍將秉持「求是拓新、與時俱進」的積極態度,為建構更為優質的公共建設環境貢獻心力。
本報去年揭露政府標案評選爭議,工程會也再次檢視評委制度缺失後,日前也預告「採購評選委員會組織準則」及「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修正草案,明定3年內未曾擔任政府採購案廠商才能擔任評委,並規定評委與廠商若有指導老師及學生關係,應迴避;草案仍在預告期間。
工程會今年也把「精進採購評選委員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多元履約爭議處理機制,加速爭議處理」列為今年度政策推動方向首兩項,另外持續協助於公共工程運用再生粒料、提升工程產業競爭力,適時與國際接軌、穩定砂石供需、協助營造業解決缺工問題、列管閒置公共設施,加速活化等17項。
工程會指出,為協調改善國內營造產業缺工現象,已協調勞動部合理修正公共工程外籍營造工規定,並刻與內政部、勞動部及經濟部合作推動整體性之改善措施,包含全面落實技術證照制度,強化技術士及技術工培訓及考用合一,也就是業主如有技術士需求,核實編列預算給予相對待遇吸引勞工投入,並鼓勵輔導營建由源頭設計開始要求採用自動化設計,減少現場人力需求等等。
工程會也回顧去年22項政績,包含行政院「中央地方建設協調會報」成立以來,協助宜蘭縣、新北市及屏東縣政府解決跨部會溝通案件計143件,像是促成新北市鳳鳴臨時站計畫開工、推動大漢溪新鶯堤外便道工程、加速宜蘭縣鐵路高架化計畫、協調南方澳大橋橋址以及協商補助屏東縣興海漁港擴建計畫等。
另外,工程會去年度與勞動部積極合作,基於「營建產業係火車頭產業」及「兼顧本勞權益」之前提下,合理修正公共工程進用移工規定,同時按月檢討並全生命週期督導全國各項公共建設進度,不僅可望達到年底預算達成率95%之年度目標,更在三級品管制度之嚴格落實下,施工品質查核甲等以上比率高達66.55%,創下有統計以來新高紀錄。
吳澤成表示,回首過去一年,工程會積極扮演行政院「工程專業幕僚」角色並提出22項績效成績單,未來新的一年,全體同仁仍將秉持「求是拓新、與時俱進」之積極態度,持續推動健全政府採購法規、強化工程生態檢核、協助營造業解決缺工缺料問題、健全公共設施維護管理以及提升公共工程品質與量能等17項工作,為建構更為優質之公共建設環境貢獻心力。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