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李登輝學 林佳龍:歷史是接力賽 非一人從頭跑到尾

台灣智庫今天舉辦「李登輝學」座談會,交通部長林佳龍為發起人,現場邀請李登輝之女李安妮、台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及外交部前次長高英茂與會。林佳龍曾任李登輝時代國安幕僚,他表示,因為要學李登輝,所以要知道「李登輝學」,他特別高興今天來報名參加的都是年輕人,平均年齡30歲左右,李登輝曾經講過「台灣交給你們了」,今天這個場合,出席者跨越時代與世代。
林佳龍說,過去一百年的台灣歷史,沒辦法把李登輝刪除掉而認識台灣,李登輝這三個字可以代表個人,也可以代表體制,也可以代表時代,最重要的是台灣從外來威權統治到民主化,到現在要走向世界,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時刻去探討李登輝與台灣的關係,到底台灣要怎麼再走下去?歷史是接力賽,不是一個人從頭跑到尾,「我們要接棒,不要把棒子接掉了,而且我們也是要交給下一棒,個人生命有限,時代發展是無盡的。」
林佳龍也透露他與李登輝相處的三個階段,他說,第一階段他是「野百合學運」參與者,是反對者的角色。第二階段,他出國唸書研究台灣民主化,離不開李登輝,當時是研究者。等他唸完書、到大學去教書,李登輝找了幕僚張榮豐當中間人,希望他加入國安幕僚團隊,隨後他就在「310」辦公室小小的角落工作兩年,他變成追隨者,他親身經歷兩國論、921地震及第一次政黨輪替,其實當時政權和平轉移,環境相當險惡。
林佳龍指出,李登輝主政時面對台海危機,在內外環境險惡下帶領台灣走出一條民主的路,這已經是25年前的事;隨著情勢變化,兩岸關係也不斷被定義,美台關係也開始在美中關係之外,走出一條路。
林佳龍表示,台灣要靠自己,也需要更多朋友,台灣要更清楚掌握環境,確保最大的國家利益,透過跟國際友好國家一起面對處理中國問題;現在兩岸問題不再是「台灣是問題」,反而「中國是個問題、而且是大家的問題」。
林佳龍也提到一中政策跟一中原則,他說,最早是1996年飛彈危機,美國國防部長裴利提到,美國有自己的一中政策,今天國務卿龐培歐說台灣未曾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中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且排斥中華民國,因此台灣越來越不是中國,這是美國的戰略選擇,台灣人必須用更新的視野去看待自己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妥善處理好來自中國的挑戰。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