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預算增7.3億 連基層法官都質疑

立法院本會期將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司法院刑事廳編列3億3164萬元推動國民法官制度,宣導經費占其中1億2千萬元,有立委擔憂這筆錢被拿去養網軍、濫銷政策,連基層法官都批司法院「太離譜」,質疑對解決多少目前司法的問題。
司法院明年度的預算為39億2千餘萬元,較今年度的31億8千餘萬元多了7億3千萬元;其中刑事廳共編4億7143萬元,除推動國民法官制度的經費除宣導外,也包括硬體設備費、房屋建築養護費等。
最受矚目的國民法官1.2億宣導經費,費用包括七大項目,其中電影、影音、遊戲、海報等「素材」預算為2千萬;各車站巨型廣告、通勤工具廣告也為2千萬;與網紅合作、直播節目與關鍵字的「網路」預算也是2千萬。這三項合計就占6千萬元。
另外,最大的一筆花費則是「電視」,將投入3900萬元,這包含廣告託播、與電視台合作節目、拍影視、紀錄片等。另有900萬的整合行銷策略(含打造國民法官識別系統);500萬元下在廣播、Podcast,另外的700萬元則是用於平面廣告、宣導特定對象和大數據分析。
9月28日的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至委員會報告年度立法計畫,當時國民黨立委吳怡玎質疑刑事廳編列1億2千萬做「宣導經費」一事。
吳怡玎認為若產品不好的話,再多的行銷費用也沒有用,指民眾對政府養網軍、濫用行銷經費等行為很不高興,如果連司法院都被質疑,「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大的笑話」。
吳怡玎提醒司法院要詳列每個案子是從哪個平台播送、內容為何、花了多少錢,這些都應清清楚楚讓大家知道。
司法院原本負責對外溝通的單位主要是公共關係處,發言人是秘書長,司法院長許宗力日前特別修改章程,增設發言人室,但一個多月來未見發言人為司法發聲功能,反而幾次受訪內容遭到基層法官質疑,甚至在法官論壇上批評。
目前司法院有「小編」編制僅司法行政廳,為編制內的約聘人員,司行廳辦理法律教育的推廣宣導經費預算為2122萬元,主要對象為網媒、社群,最近幾個跟法律有關的社群,都被外界解讀是司法院「附隨組織」,司法院是否提供「補助」,讓不少社群「捧」司法院長,同樣成為話題。
連和司法院合作的金馬影展活動記者會上,出席的金鐘影帝游安順在上台致詞時,說希望有天能演國民法官,到法庭上「旁聽」,但隨後被導演楊力州糾正說「國民法官是要下去審判的」。更突顯即使過去司法院已砸下不少經費宣傳,國人對國民法官制仍然陌生。
司法院發言人張永宏表示,國民法官新制2023年就要上路,影響層面又甚廣大,司法院必須告訴國人「國民法官是什麼?」下年度才會編列1.2億元的宣導預算。張說,宣導預算會有一部分外包行銷,但未說明細項。
張永宏說,國民法官是否成功不僅僅是總統、司法院長的使命,也是台灣司法究竟會往上走還是變更差的關鍵點,不能失敗。
至於國民法官上路後,司法是否就能脫胎換骨,基層法官同樣質疑聲連連,有法官更質疑,司法院不願面對既有的司法沉疴,以為增聘發言人、還花錢裝修發言人室辦公室就可改變司法形象。
司法院7月成立發言人室,發言人張永宏和發言人室簡任機要秘書唐玉盈是司法院長許宗力分別從常在法律事務所、萬國法律事務所邀請換跑道。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