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萬年國會 學者揭當年大法官只花5天釋憲
促轉會今天舉行研討會,並探討萬年國會的歷史背景,台師大副教授劉恆妏表示,她曾參與研究計畫,針對司法院釋字第31號,大法官當年只花5天就作出解釋,更因此奠定萬年國會,1990年代才改選。
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上午在台大舉行「大法官與轉型正義-從9份解釋談起」研討會。主委楊翠致詞表示,威權統治時期大法官解釋共300多號,其中部分解釋對當時威權體制下法律秩序的鞏固極具重要性,而研討會的主要重點,是希望回顧威權統治時期,與萬年國會的形成、軍事審判體制的建立、攸關解嚴後政治犯可否上訴等議題相關的9份大法官解釋。
楊翠指出,未來大法官解釋相關檔案的移轉和開放應用,還有很多促轉會要和司法院、檔案局一起努力的地方,轉型正義也有非常多需要持續耕耘的工作。「今天這場活動是一塊基石,期待在相關檔案的基礎上,與大家交流討論,共同建立起對過去歷史脈絡的理解,並對威權體制與當前的轉型正義工作有更深刻的思考。」
台大法律系教授陳昭如演講時,提醒檔案的有限性,「看不到冒煙的槍」意即威權統治者隱微的角色及大法官是否選擇服從,從261、272號解釋的檔案中看不到直接的證據,這顯示檔案的有限性。此外,除了作成的解釋,大法官不受理的釋憲聲請也有意義,值得去耙梳相關檔案,甚至也應該進一步去釐清大法官的「威權履歷」與歷史責任。
台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劉恆妏表示,她曾參與研究計畫,針對司法院釋字第31號,大法官只花了5天就做出解釋,維持中華民國仍統治全中國的表象,更奠定萬年國會,一直要到1990年代,國會才全面進行改選。
劉恆妏說,這件影響台灣40年的大事,大法官卻只花了5天就做出解釋;當年大法官在正式會議外的「談話會」中堅持法統不改選,還說原則已無討論必要,更不宜討論「戡亂」字眼,最後表決結果,就是9名大法官一致通過,奠定了後續的萬年國會。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