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學者主張修憲門檻下修 公民複決改採投票相對多數
民進黨團今舉辦第三場憲政改革公聽會,針對現行修憲門檻過高,有學者主張,應將立院修憲門檻從四分之三降為三分之二,公民複決部分改採投票相對多數。同時,也有學者認為,除了由立法院提案修憲外,也應建立公民連署、提出憲法修正案的機制。
民進黨團與政策會今舉辦「完善人權保障,降低修憲門檻」憲政改革公聽會,與會學者與委員對憲法增加人權保障與降低修憲門檻有共識。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陳佳慧表示,現在是憲法時刻,修憲門檻應該調降為立法院四分之一提議、三分之二出席、三分之二決議,公民複決時,以公民總額過半數以上參與投票的「絕對多數」就算通過。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其祿也支持調降修憲門檻,並將以所有投票人數的過半數,採多數決便通過,並指出民眾黨也正在研議調降修憲門檻的提案。
不過,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蘇彥圖則認為,真正影響修憲困難程度的並非修憲門檻,而是修憲文化,也就是社會有無修憲的需求與意願。他認為修憲門檻越難,通常的解決方法就是制憲,但需要其他法律配套,然不管是成立修憲委員會或修憲程序都太過簡薄,他主張由公民團體提出憲法改革的草案再進入憲法的程序較為可行。
民進黨團書記長鍾佳濱表示,綜整與會學者與委員意見,除了由立法院提案修憲外,也應建立公民連署、提出憲法修正案的機制,拿回憲法本文中透過國民大會賦予國民提案、設定議程的權利。「事簡則可以人眾、事繁則需人寡」,若是議題單純,則可以眾人決定,但若議題複雜,就需要類似國民憲法審查會議的機制來處理憲政改革的題目。
另外,他指出,部分學者也有提到另一個方向,可採取階層化的修憲門檻,重大的政治議題維持既有的門檻,但其他議題則可以採較低門檻,以因應國民憲政需求的不同,與時俱進地修改憲法。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