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把觀光客當飛彈」 張景森:觀光轉型差不多了
在行政院主責觀光業務的張景森向聯合報記者表示,觀光是促進人民溝通最好的方式,政府也非常歡迎中國大陸人民來台觀光,以他自身接觸的經驗,大陸自由行旅客的品質很高,因此對陸方決定暫停來台自由行感到遺憾,但「希望他們不要再加碼,否則只會加速台灣觀光轉型」,未來仍期待雙方有來有往。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也表示,政府推動台灣的觀光產業發展不遺餘力,一直都在努力,希望推動多贏的政策,從未停止腳步,「我們希望吸引世界各國的旅客進入台灣,也刺激國人在國內的旅遊,不但帶動觀光產業發展,也讓各界更了解台灣,認識台灣之美,成為宣傳台灣最有力的管道之一」。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網站今天公告,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今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居民來台自由行的通行證申請及核發。
交通部長林佳龍下午在臉書發文指出,「政治不該染指觀光,打壓只會讓台灣人更團結」,並表示今年第4季將投入36億元預算,推動「國旅秋冬遊獎勵方案」。
張景森說,過去馬政府時代,陸客約占來台觀光客的40%,但大陸市場並非操之在我,「中國又一直把觀光客當作飛彈在使用,把觀光客變成政治武器」,為避免被中國掐住脖子,蔡政府上台後,就對這種過度依賴陸客型的觀光結構進行轉型,包括強化國民旅遊、開發其他國家客源,不僅「南向」給予東南亞國家免簽,還有「北向」與俄羅斯、海參崴直航等,來彌補少掉的陸客。
他以去年觀光局統計為例,整年約1100萬人次來台,陸客約269萬人次,占24%,比起馬政府時代,依賴陸客的程度已經減少許多,「大約只有1/5是陸客」。
張景森強調,這不是蔡政府特別聰明,而是受到教訓,因為早在2015年,大陸方面就曾緊縮陸客來台,想要製造台灣的經濟恐慌,「選前杯葛民進黨,選後再動員施壓政府」,因此讓蔡政府有所警覺,上台後就開始轉型,結果,整體(全年)來台觀光客不減反增,去年突破1100萬人次,若非陸方如今突然禁止自由行,今年預估全年會達1162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
對於台灣觀光業者憂心陸客減少,張景森表示,以去年9到12月共有自由行陸客37萬人次計算,到今年底若少掉這個數字,「還OK啦」,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陸客來台36.4萬人次,約可補足下半年的陸客減少,「整年來看,今年陸客來台大約跟去年打平」。
不過,他還是呼籲中國大陸不要再「加碼」進一步禁絕陸客來台,讓兩岸觀光維持「有來有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