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鐵東移黃偉哲發言惹議 逼出林飛帆提三建議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中有關拆遷戶部分已在昨天完成拆除,卻因台南市長黃偉哲臉書文,引發爭議。昔日曾參與反南鐵東移的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總算透過臉書,向黃偉哲及台南市政府提三建議,並表示,「一個城市的領導者,應展現最大的同理,善盡一切溝通,思考各種可行的彌補措施,更重要的,用盡一切力量緩解市民間的對立。」
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因拆遷戶抗爭延宕多年,昨天雖已完成拆除,卻因台南市長黃偉哲事後在臉書爭議發文而餘波盪漾。
林飛帆說,南鐵居民這些年承受莫大的壓力,超乎一般人想像;最近,他們更是活在恐懼之中,擔憂隨時有人會來拆房子。無論過程為何,今日的結果就是他們犧牲了自己家園,為台南市換取一條地下化的鐵路。
林飛帆表示,他一直希望大家能同理受拆遷戶的心情,以及為何他們要一直不惜一切保護自己的家園,也明白多數市民等待此建設的心情。但他相信大多數市民也會認同,九年來拆遷戶所面臨的恐懼和焦慮,乃至犧牲他們的家園,這應該要得到最大的同理和尊敬。
不過,林飛帆表示,但這幾天,無論是市長的臉書文字,乃至於今日面對聲援學生抗爭脫口說出要學生「不要忽略九成市民意見,應該去聲援香港」的回應,「我認為這些不僅無助對立緩解,更容易加深市民對拆遷戶的誤解。」
林飛帆表示,但他想懇請黃市長容許我暫時僭越這個職務授權,以一個台南市民的身份向市長建議:
「我建議市長,在市政高度上,促成社會對拆遷戶的同理──拆遷戶也是市民,不該被視作敵人。南鐵居民,在這九年來的拉扯中,耗盡極大心力,充滿記憶的家園卻還是消逝。對拆遷戶來說,這是他們最傷痛的時刻。」
「我建議市府善盡一切手段,消弭市民間的對立,平反拆遷戶遭受的汙名。此刻真正的重點在弭平受拆遷戶的傷痛,站在市政高度給予他們真正的肯定和尊敬,而非加深他們人去家毀的傷痛。」
「在行政措施上,我也希望市府能再評估,包括黃家樓梯的保存、後續安置和平反居民等工作的一切可行方案。」
林飛帆說,南鐵案至今,許多朋友在體制內外穿針引線,就是希望不要見到強制拆遷的情境。事已至此,面對拆遷戶的處境,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展現最大的同理和尊敬,並盡最大努力消弭市民間的對立和拆遷戶遭受的污名。
以下是林飛帆臉書全文:
南鐵居民這些年承受莫大的壓力,超乎一般人想像;最近,他們更是活在恐懼之中,擔憂隨時有人會來拆房子。無論過程為何,今日的結果就是他們犧牲了自己家園,為台南市換取一條地下化的鐵路。
我一直希望大家能同理受拆遷戶的心情,以及為何他們要一直不惜一切保護自己的家園。
我明白多數市民等待此建設的心情,我自己也是台南人。但我相信大多數市民也會認同,九年來拆遷戶所面臨的恐懼和焦慮,乃至犧牲他們的家園,這應該要得到最大的同理和尊敬。
一個城市的領導者,更應該如此,展現最大的同理,善盡一切溝通,思考各種可行的彌補措施,更重要的,用盡一切力量緩解市民間的對立。
但這幾天,無論是市長的臉書文字,乃至於今日面對聲援學生抗爭脫口說出要學生「不要忽略九成市民意見,應該去聲援香港」的回應,我認為這些不僅無助對立緩解,更容易加深市民對拆遷戶的誤解。
過去一年多來,我曾經多次和長期關心南鐵的幾個朋友,包括台南市府內、交通部裡及民間的朋友,多次討論,並試著提供相關決策單位建議:包括如何弭平雙方的認知差距、平反居民長期被貼上阻礙城市發展的污名標籤、以及思考更多方案的可能性,諸如對建物記憶的保存方式、甚至是異地重建的可能。坦白說,成效並不好。
進入體制之後,我很清楚我的角色和這個身份所賦予的責任——在職務範圍內善盡體制內管道的努力就是我的工作。
但我想懇請黃市長容許我暫時僭越這個職務授權,以一個台南市民的身份向市長建議:
我建議市長,在市政高度上,促成社會對拆遷戶的同理──拆遷戶也是市民,不該被視作敵人。南鐵居民,在這九年來的拉扯中,耗盡極大心力,充滿記憶的家園卻還是消逝。對拆遷戶來說,這是他們最傷痛的時刻。
我建議市府善盡一切手段,消弭市民間的對立,平反拆遷戶遭受的汙名。此刻真正的重點在弭平受拆遷戶的傷痛,站在市政高度給予他們真正的肯定和尊敬,而非加深他們人去家毀的傷痛。
在行政措施上,我也希望市府能再評估,包括黃家樓梯的保存、後續安置和平反居民等工作的一切可行方案。
南鐵案至今,許多朋友在體制內外穿針引線,就是希望不要見到強制拆遷的情境。事已至此,面對拆遷戶的處境,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展現最大的同理和尊敬,並盡最大努力消弭市民間的對立和拆遷戶遭受的污名。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