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會考作文/寫作測驗題目「多做多得」 師建議從中獲成長

今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題目是「多做多得」,有考生分享國中的服務經驗。雄女國文教師許嘉哲表示,「多做」是身體操作的生活經驗,「多得」主要指的是心靈上的收穫所得,學生可以闡發在多作多得中獲得人格的成長。
七賢國中陳姓女考生則是提出擔任閱讀志工的經驗,雖然很累,但獲益匪淺,也增進自身能力。戴姓考生則以家務分攤、園遊會分工的經驗,分享付出後的收穫。
高雄市五福國中楊同學說,看到這個題目,剛開始構題很久,思考段落後才下筆,他以知名籃球員為例,每一分努力都會得到每一分收穫,以此來勉勵自己。溫姓考生想起小時候與家人到偏鄉服務,強調多做多得。
雄女國文老師許嘉哲表示,此題目以師生對話框群組的方式,來作引導闡發。在目前功利社會環境中,教育都鼓勵同學能夠發揮服務及助人情懷,但有些學生會懷疑,這個工作又沒有什麼收穫、報酬,因此而不願意付出。
許嘉哲說,這個題目對平常就有服務他人的同學而言,就有很多的生活經驗可以發揮。「多做」是身體操作的生活經驗,「多得」主要指的是心靈上的收穫所得。例如同學可以從主動服務工作中,獲得了管理的知識、帶領同學的領導方法,闡發心靈上獲得的意義與收穫,在多作多得中獲得人格的成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