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韓又射飛彈!南韓軍方:向朝鮮半島東海發射彈道飛彈

【早晨財經速解讀】小台全面轉空 台股嘎到外太空?

童書不准出現敏感詞?英國兒童文學出版修改爭議

連假爽放完10天…本周開工要苦6天 鄉民見「2023年補班地獄」哭了

許多民眾利用農曆春節10天連假出國旅遊。記者葉信菉/攝影
許多民眾利用農曆春節10天連假出國旅遊。記者葉信菉/攝影

長達10天的春節連假終於結束,許多人趁此長假出遊踏青、好好放鬆,但也有人不滿放10天假太長了!原來「彈性放假連成10天長假」後需要再補班2天,有名網友算了一算發現「2023年需要週六補班的天數高達6天」,以才剛結束的春節連假舉例來說,本周就要補班、連上6天,讓他不禁感嘆「既然是彈性放假就要『更有彈性一點』」,期望政府單位能讓民眾自行決定是否要連續休假。

這名網友在PTT發文坦言,這次年假連續放了10天,即便放得很爽但之後需要補班5次,除了年假要補班之外,3、5、9月還各有一次(補班),「個人認為政府單位可能要考慮一下,既然是彈性補班,就最好真的彈性一點,不要遇到週二或週四就一定硬要連成4天」。

他認為公司行號也能自行決定連假計畫是否要跟進政府安排,也建議公司事先進行調查,「想放連假的人就安排週六補班,不放連假的人遇週六就不補班,分成兩班制」,原PO坦言明明有這麼多種方式可以讓員工自行安排連假怎麼放,「一年補6次班真的太多了,希望以後可以真正有彈性一點」。

不少人聽了紛紛贊同原PO,「根本沒必要彈性放假,要連假的都自己請假了」、「雖然我們也是直接放,但過年假硬休也覺得大可不必」、「有沒有人要連署不要再這樣補班?好累~」、「有些勞工還是想賺錢啊」、「把砍掉的假補回來啊!」「直接放假比較爽快,公司去年有這樣(不彈性放假也不補班),但今年有6天補班,根本無法消化掉」、「通通給我們多放一天是會怎樣?」

但也有人認為「有些公司完全不補班的」、「本來就有規定要彈性上班啊,問題一直都是小年夜要休,外商都不會補」、「要調整的話就是勞基法要休吧?不然感覺會有加班費爭議」、「老實說台灣放的假算多,只是過於集中在上半年,只是隔壁日本更多就是」、「反正週六補班日,股市又不開盤」。

依照行政院公布2023年連假行事曆,今年可連休3天以上的假期共有8次以上,但仍有6個週六需要補班,以下為2023年連假休假公告:

元旦(開國紀念日):12/31(六)、1/1(日)、1/2(一),連休3天。

農曆春節:1/20(五)至1/29(日),連休10天,需補班2天

228紀念日:2/25(六)至2/28(二),連休4天,需補班1天

兒童節及清明節:4/1 (六)至4/5 (三),連休5天,需補班1天

五一勞動節:4/29(六)、4/30(日)、5/1(一),連休3天,只限於適用勞基法的勞工朋友才能放假。

端午節:6/22(四)至6/25(日),連休4天,需補班1天

中秋節:9/29(五)至10/1(日),連休3天。

國慶日:10/7(六)至10/10(二),連休4天,需補班1天

2023年辦公行事曆。圖/取自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2023年辦公行事曆。圖/取自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春節 兔年 補班日 連假

延伸閱讀

PTT半夜「全面強制登出」!鄉民等嘸驗證信 氣炸灌爆官方臉書

Google首頁推「珍奶小遊戲」還用台灣土狗 網大讚:台灣之光

年假放10天太久?他列5缺點轟「這一項」痛苦 另一派反讚優點多

西濱撞見「黃色小鴨」怪車開上路 內行人曝:一輛要30萬!

相關新聞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區影響,水氣充沛,玉山終於降雪。中央氣象局說,玉山今天上午6時40分下了冰珠,接著上午7時5分降雪至7...

機構住民補助最高增至12萬 最快下半年上路

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政府今年規畫逾六百億元的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並力拚「長照2.0」的...

獨/機構住民補助擬加碼至12萬 衛福部拚下半年上路

蔡總統第二任期倒數10個月,面臨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長照需求大增,今年規畫破600億元長照基金,建構居家服務、日照中心外...

翡翠水庫集水區今年降雨量不理想 今明實施人工增雨

久旱逢甘霖,今年首波春雨鋒面已到,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表示,今明兩天有利水庫集水區降雨,將在翡翠水庫壩頂,實施地面人工增雨...

期盼15年!國7興建案獲中央核定千億預算 訂2025年動工

地方企盼15年的國道7號興建案,昨天正式獲行政院核定,總經費約1357.9億元,預計民國114年動工,119年完工,分標...

C肝辦解散降級 衛福部挨轟

衛福部喊出「二○二五年超前世衛清除C肝」,原直屬衛福部的「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簡稱C肝辦)」卻於二月降級併入國健署癌症防...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