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台南Josh完成大聯盟開球夢!教士險勝費城人

哈根達斯「10元多一球」迎國際冰淇淋節!萊爾富、大潤發和全聯也有優惠

地牛翻身!13時38分東南部海域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2級

台電前4月虧315億…10月電價恐再漲!網怒轟能源政策「錯到底」

經濟部長郭智輝坦言,若立院不撥補預算,電價勢必調漲,網友質疑錯誤能源政策讓全民買單。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經濟部長郭智輝坦言,若立院不撥補預算,電價勢必調漲,網友質疑錯誤能源政策讓全民買單。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台電公布今年前4月稅前虧損高達315億元,雖較去年同期改善,但每月仍近80億虧損,財務壓力沉重。經濟部長郭智輝接受專訪時明言,若立法院再不撥補預算,「不漲電價就無法反映成本」,形同預告10月將再面臨漲電壓力。

立法院日前對是否撥補台電1,000億仍無共識,相關預算遭保留送黨團協商。台電表示,目前帳上負債已達1.67兆元,財報顯示每度電應為4.0968元,現行價格僅3.7556元,合理漲幅超過9%。

不少網友痛批政府能源政策走偏,讓台電從「金雞母」變成「黑洞」。留言一面倒開火:「錯誤的能源政策發揮功效了」、「砍樹鋪光電、風電買超貴,還不准檢討?」更有人諷刺「廢掉核電買貴綠電,當然會虧錢啊」。

有部分網友則認為,不調整電價才是不公平,認為「不該全民替工業用電買單,漲價合理」、「現在電費比菲律賓還便宜,該調了」、「發電成本都高過售價,不漲怎麼行」,呼籲應正視台電經營成本,不要一味情緒勒索。

也有網友對漲電時間點產生高度懷疑,認為「大罷免完才會漲,腳本都寫好了」、「選前凍漲,選後漲爆,誰還信?」甚至有人點出撥補恐是無底洞,「就算給1,000億,還是年虧600億」、「不改政策,只會越補越多」、「買電價比賣電貴,怎麼會不賠?」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郭智輝 能源政策 立法院 大罷免 台電

延伸閱讀

好的都算我?川普甩鍋拜登爆笑回應 網酸:適合來台灣從政

00878、00919每月定投!靠「月存2萬」4年存到第一桶金 被讚翻:穩穩來最猛

0050還適合長期存?網熱議「袋鼠盤」下的定期定額信仰

川普證實空襲伊朗核設施 網炸鍋:周一股市要噴還是要崩?

相關新聞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台灣對美「談判籌碼」遭質疑!他狠批根本是討好外交:川普怎會怕

南華早報引述觀察指出,台灣對美國提出的四大政策讓利可能已用罄,包含千億半導體投資、液化天然氣預購、軍購與國防預算調升等。不過一名網友在PTT批評,這些根本不構成「談判籌碼」,掀起網友熱議,不少人也質疑政府對美策略是否過於軟弱,根本讓美方無所顧忌。

台股一路漲利空都沒了吧?FOMO躁動:該增貸歐印了

近期台股持續強勢上攻,不少投資人明顯感受到「沒有利空」的氛圍,甚至有網友在PTT發文直問:「這麼噴,是不是該辦信貸、該增貸嗎?」一番心癢癢的發言,立刻引爆板上熱議。 原PO表示,近期不論是匯損、

美國進口車關稅傳大降!廠商喊憂心、民眾喊開心:台灣車價會降嗎?

台美關稅談判出現新進展,傳出美國進口車關稅有望從現行的17.5%大幅下修到2.5%甚至0%。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坦言,這對台灣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利多,但國產汽車製造商卻面臨生存壓力,擔憂本地產業能否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