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殲滅「創意私房」 發起人「老馬」旗下幹部、帳房全再遭起訴

普發一萬才三讀通過…詐團搶先寄假簡訊騙個資 刑事局急警告

高三生解脫了!114分科測驗落幕「8科試題解答一覽」 對完答案迎接暑假

債蛙不畏套牢持續加碼!他驚呼「果然是散戶精神」 股民讚:爽爽領息

債券市場震盪不止,債券ETF價格跌跌不休。報系資料照
債券市場震盪不止,債券ETF價格跌跌不休。報系資料照

債券市場震盪不止,債券ETF價格跌跌不休,卻仍有大批投資人堅守陣地。PTT網友轉貼最新調查指出,近半數民眾選擇不出清持有部位,另有四成打算加碼撿便宜,引起網友熱議。有人直呼「果然是散戶精神」,反映出債券投資人「套著配息」的堅定態度。不少股民自嘲「債蛙」,也感嘆「領息舒服」,更有網友高喊「我不但不賣,還要加碼!」

根據媒體報導,國泰6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有49%民眾計劃未來一年繼續持有債券ETF,42%民眾則考慮買進,其中有12%打算短期操作、30%將長期持有。僅10%打算出清現有部位。調查也指出,影響債券ETF投資的主因包括川普稅改政策、升息節奏、匯率變動與經濟數據等。整體而言,民眾對通膨預期偏高、對經濟成長看法保守。

一名網友在PTT分享新聞感嘆,「Mr.Too Late死不降息,債券ETF雖然跌爛大家還是套著配」,甚至強調49%人選擇抱股、42%人打算加碼,「這不是散戶精神是什麼?」語氣中帶有無奈又諷刺,也反映出市場對利率前景與價格反彈仍有信仰。

留言區網友展現強烈共鳴,「套著也舒服」、「我不但不賣,還要加碼」、「ETF債蛙!」等詞彙不斷出現,更有人自嘲「債蛙=消極空蛙」、「死抱債券ETF比宏達電還有息收」,形塑出「債券投資靠領息,不看價格」的共識。有網友指出「10%在叫,90%在撐」,凸顯投資人對短期波動的容忍度。不少人強調「領息最實在」、「不賣就不算虧」,更自我勉勵「套著配也舒服」、「呱呱呱繼續存在著!」

另有部分網友點出匯率風險與債券ETF與直債的差異,例如「台幣匯率才是真正殺手」、「買直債沒在怕」,也有人提醒「買在28以上的要小心」、「這價格長期回不去了」。更有投資老手坦言「債ETF是高價位金融股」、「當初定存績效還更好」,呼籲認清商品特性。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通膨 川普 債蛙 債券 PTT ETF

延伸閱讀

009811「美股版0050」不是一個人武林!台美版前50大企業全都買起來

郭哲榮喊0050「隨時可買」當成存錢筒!網酸:所以不用參加投顧會員

00918崛起!目前只擁00878、00919…真星華:今年第四季後預計建倉0056

買4張00919本月存股金額89,810!存股哥:00878、00929領到股息全數再投入

相關新聞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台灣對美「談判籌碼」遭質疑!他狠批根本是討好外交:川普怎會怕

南華早報引述觀察指出,台灣對美國提出的四大政策讓利可能已用罄,包含千億半導體投資、液化天然氣預購、軍購與國防預算調升等。不過一名網友在PTT批評,這些根本不構成「談判籌碼」,掀起網友熱議,不少人也質疑政府對美策略是否過於軟弱,根本讓美方無所顧忌。

台股一路漲利空都沒了吧?FOMO躁動:該增貸歐印了

近期台股持續強勢上攻,不少投資人明顯感受到「沒有利空」的氛圍,甚至有網友在PTT發文直問:「這麼噴,是不是該辦信貸、該增貸嗎?」一番心癢癢的發言,立刻引爆板上熱議。 原PO表示,近期不論是匯損、

美國進口車關稅傳大降!廠商喊憂心、民眾喊開心:台灣車價會降嗎?

台美關稅談判出現新進展,傳出美國進口車關稅有望從現行的17.5%大幅下修到2.5%甚至0%。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坦言,這對台灣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利多,但國產汽車製造商卻面臨生存壓力,擔憂本地產業能否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