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說中文被針對!陸客遊日見民宿四國語言告示 「1特殊對待」掀怒火

有望超越輝達?台積電將成AI晶片最大贏家 外媒曝:需注意1弱點

川普攪局股市難測!20年資深股民賠千萬 韭菜竟反敗為勝賺900萬

股民熱議投資成果。聯合報系資料照
股民熱議投資成果。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以來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影響,整體股市不確定性極大,走勢也相當極端,不少股民都因此轉虧。台北股市16日終場跌23.05點,收22049.90點。6月台指期以22032點作收,上漲92點,與現貨相較,逆價差17.9點。網友熱議「玩股幾年?輸贏多少?」有資深股民坦言早已虧損超過千萬元,不過也有人在當了多年「韭菜」後反彈賺回近千萬,相當厲害。

一名網友Dcard發問「大家玩股票幾年?輸/贏多少錢?」表示自己已投入市場四年,目前虧損12萬元,並自嘲這筆損失當作「交學費」,也提醒投資人「停損很重要」。此一貼文引來各路網友紛紛留言,不少人首度公開自己真實的投資績效,從微幅賠損到千萬虧損,甚至有人靠股市賺進900萬,展現出散戶世界中的殘酷與精彩。

從留言來看,不少人投入市場時間不長,但都已體會股市風險。有剛進場8個月的網友投入20萬元,目前帳面損失5千元;也有中興大學學生剛滿一年,目前維持正報酬2%;另外也有人表示投資1年賺進5萬元,或是一年獲利30萬元,但也坦承「本來可以更多但太貪心沒走」,透露投資心理對報酬的關鍵影響。

在眾多留言中,一位自稱玩股「20多年」的網友坦言已經虧損逾1,000萬元,堪稱最慘代表,引起不少網友感嘆長期操作不一定穩贏。然而,也有網友分享反向經驗,一名從2006年就進場的網友表示,前期當了多年「韭菜」,但2024至2025年開始「績效大爆射」,帳面資產暴增130%,與女友合計共賺進900萬元,且還在持續增加中,成為留言區最大亮點之一。

另有一名網友提及曾操作權證一年,結果虧損10萬元,凸顯高槓桿工具雖可能高報酬,但風險相對也高。這類經驗也讓其他投資人警覺過度短線操作與投機行為的代價。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韭菜 川普 報酬 Dcard

延伸閱讀

他揭0050四隱憂⋯踢不掉拖油瓶、太集中台積電!反被勸買主動式ETF

00940配息能回到8%以上?不敗教主:收益平準金只有0.02元

00918選本業有賺錢、填息紀錄加的成分股!陳重銘:拿到股息持續買回

0056跟0050近三年報酬差距僅10%…且領息好安心?關鍵在「長期持有」

相關新聞

銀行存款配息為何不扣本金?股票ETF配息卻要扣價 專家解析關鍵差異

看到有人在問說為什麼銀行的存款發利息不會扣本金,可是股票或ETF配息就要扣股價。 這兩者有個兩個很明顯的差別: 1、銀行的存款不能拿到市場上交易,所以配息之後的價值減損看不出來,假如像美國的定存單

陸列管8家台灣軍工實體 他酸「根本沒在用」:幫國防部過濾紅色供應鏈

中國大陸商務部9日宣布將漢翔、中科院等8家台灣軍工相關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引發PTT網友熱議。一名網友轉貼新聞表示,受影響的公司如漢翔(2634)與龍德造船(6753)股價反應平淡,「也不意外,國防部本來就不想用到紅色供應鏈的東西」,此言一出立刻引來大批鄉民留言,有人認為中國此舉反而形同幫台灣把關,避免誤用中製零件。

「低於25%就大成功?」美國對台關稅遲未揭曉…遭酸:滿滿預先洗地的預防針

美國對台關稅遲遲未揭曉,台灣專家多認為這是「正面訊號」,更有信心關稅將低於日韓的25%。然而在社群上,許多PTT網友卻一面倒冷嘲熱諷,直言「低於25%就大成功?」有人更質疑,現在官方、媒體是不是已經在

台灣關稅估至少30%起跳?「預防針」打好打滿:大罷免後就不演了

美國新一波關稅通知信函傳出即將送達,官方強調「非最終稅率、還要再談」,引發PTT一片「預防針說」熱潮。不少網友認為,這波消息根本是在提前為高稅率鋪路,質疑官方只是在拖延、等大罷免結束後才會攤牌。

美國進口車傳關稅「一步到位」直降至零 眾人嗨:可以買便宜特斯拉囉!

隨著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階段,市場傳出美方態度強硬,要求汽車關稅「一次到位」降至2.5%、甚至完全歸零。國內車廠原本希望分10到15年緩降,但如今幾乎無望。汽車業者透露,目前進口車卡關保稅倉庫,國產車

股市震盪劇烈⋯「蜈蚣流」還能用嗎?網酸:會被川普剋死

在台美關稅尚未明朗、金融市場震盪劇烈的時刻,一名網友於PTT《Stock》板發文請益「最近是否適合操作蜈蚣流」,主張若台灣關稅突破30%,可趁崩盤時開網銀信貸、鬼切正二搶反彈,甚至直言「這樣勝率超高,月薪4萬也能買房」,此番發言立即引爆鄉民群起回應,多數網友以嘲諷語氣回擊,指出該操作早在四月市場大震盪時「被川普一拳打爆」,甚至連「教主」本人都悄悄退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