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赴日旅遊注意!大阪飯店曝「最討厭旅客做的5件事」 這1項超容易誤犯

漢光演習軍車再傳意外!悍馬車碰撞公車「照地鏡噴飛」 21萬人看傻

7月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5G方案399元最划算、4G吃到飽繼續降價

台積電(2330)除息疑雲?他問「0.5元跑哪去」 網友揭制度關鍵解惑

台積電。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積電。聯合報系資料照

昨(12)日為台積電除息日,有網友在PTT發文詢問,台積電本次除息配發現金股利4.5元,但除息參考價卻是從前一日的1065元下調至1060元,與現金股利相差0.5元。他進一步指出,若投資人持有股期,權益數退還4.5元,但股期價格卻下修5元,質疑制度「多扣了0.5元」,是否變相讓賣方多賺。

該網友表示,期貨本為零和市場,若多方憑空少了0.5元,是否就代表賣方平白獲利0.5元?他質疑制度設計是否不公,引發許多股民熱議,尤其是在千元以上股票採用「每跳5元」報價間距的背景下,此0.5元的價差成為焦點。

對此,多數網友認為,參考價僅是計算漲跌幅的依據,「不代表實際成交價格」,也不會造成真正損益影響。有人指出:「1000元以上每跳5元,參考價只能是1060,沒有0.5元的檔位。」更有網友幽默表示,「那0.5元是付給小精靈的」、「拿去幫1100T學長買紙箱了」。

另一派網友則強調,市場開盤價格才是關鍵,「今天開1055元是多空撮合出來的結果,與參考價是否精確無關」。亦有人認為制度雖略顯粗糙,但對於一般散戶影響甚微,並非套利機會,「要賺這0.5元早就被高頻交易吃光光了」。

也有網友從哲學層面解讀除息制度,認為「除息只是給散戶一種錯覺,實質上只是價格調整的過場」,「沒有真正的利息,只有資產拆分」。有留言認為整個制度設計僅供漲跌幅計算,市場價格早已反映所有預期,不需過度糾結「參考價」的名義數字。

此外,也有部分網友反思股期設計是否應調整更細的價格跳動區間,以避免因制度限制出現難以解釋的「價差誤會」,但多數仍認為這0.5元變動為市場機制自然結果,對實際交易者而言影響有限。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除息 現金股利 台積電 利息 價差 PTT

延伸閱讀

30歲當沖慘賠600萬!他大哭「沒錢交割」 網嘆:投機當投資的賭徒

0050分割後47元能買嗎、怕下跌、又能漲到300塊?網喊:放到見佛祖都沒問題

魏哲家質押1,600張台積電揭底部訊號?陳詩慧:學會安全邊際才能放心放大槓桿

00918、00919低於24元閉眼買…2-3年後歡喜收割!謝富旭:當房地產存別怕波動

相關新聞

黃仁勳、雷軍合體現身北京…老謝預言又被打臉?酸民:輝達AI盛世還沒到轉折點

黃仁勳現身北京與小米雷軍同框,合照瞬間在微博瘋傳。針對美國政府憂慮中國軍方使用輝達晶片,黃仁勳強調「中國不需要輝達技術打造軍隊」,這番說法也被外媒解讀為對美方晶片禁令的回應。 PTT網友則開始酸

9點44分台股大盤直接突然爆拉?直雲:因為市場快訊傳「這件事情」

為什麼9:44分盤中大盤突然爆拉! 因為市場快訊傳NVIDIA在中國恢復H20(全世界都是用這快訊軟體是簡體的不要在意),帶動全台股AI股全部都活起來,真的非常地強勢,加上川普昨天表示川普要砸7

哈塞特稱川普有權撤換鮑爾 網曝陰謀論:靠輿論逼人請辭

川普政府可能尋求提前撤換聯準會主席鮑爾的消息,再度引發金融圈與PTT熱議。一名網友轉貼新聞直指:「聯準會主席沒辦法開除,沒事,我就找事來搞你。」並指出川普透過經濟與預算官員聯手施壓,意圖逼鮑爾知難而退,即使整修案經費未用納稅錢,也照樣被「炎上」。

川普再放大絕!嗆俄50天內不談判就課100%關稅 網嘲:TACO又來了

美國總統川普又有驚人之舉,台灣時間14日晚間與北約秘書長會談時放話,若50天內無法促成烏俄和平協議,美方將對俄羅斯祭出「非常嚴厲的100%關稅」,同時更把分發先進武器給烏克蘭的工作交給北約統籌,形同再

三元能源工廠爆炸⋯最重罰500萬!網曝「停工」是關鍵打擊

台泥集團旗下三元能源高雄鋰電池廠14日清晨爆炸起火,造成15人受傷並引發空污爭議。市長陳其邁緊急坐鎮並勒令全面停工,最高恐罰500萬元。PTT股板有網友指出,相較於台泥企業規模,罰款「根本是九牛一毛」,真正的衝擊來自於勒令停工的命令,引發網友熱議儲能安全與高雄工安環境。

川普關稅信已寄25國!他猜8/1會「來真的」:股市越撐越會實施

美國總統川普7月初向全球25個貿易夥伴發出關稅警告信,聲明若未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將對其商品課徵新一輪關稅。這項舉動被部分人解讀為談判手段,但一名PTT網友則從川普個性分析指出,若股市持續上漲、經濟數據穩定,「川普就會覺得沒壓力,8月1日照樣實施」,此觀點引發網友大膽預測是否會「TACO」再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