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送、電商捲入價格內卷漩渦 遭質疑:物價越便宜人民才安定

中國電動車降價34%、拼多多利潤驟減五成,價格戰內捲蔓延至外送與電商業,企業利潤大受衝擊,政府緊急出手喊停。(中新社)
中國電動車降價34%、拼多多利潤驟減五成,價格戰內捲蔓延至外送與電商業,企業利潤大受衝擊,政府緊急出手喊停。(中新社)

中國經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內卷戰線擴大」局面,不只電動車殺到骨折,連外送電商平台也開打補貼戰。據日經報導,比亞迪雖高喊不打價格戰,但22款車型折價高達34%,結果股價雙雙重挫。京東、美團、拼多多等也紛紛砸下巨資搶市,部分業者利潤甚至腰斬,引發市場對惡性循環的擔憂。

日經中文網指出,在內需疲軟與出口壓力夾擊下,中國企業選擇殺價搶市。

比亞迪5月大降價最多34%,帶動吉利等對手跟進。結果是比亞迪股價一周跌12%至14%,吉利更是跌13%。不只車市,美團嗆聲「不惜代價取勝」,京東也宣布百億元補貼拚外送;但拼多多的利潤卻因補貼大縮五成。

儘管政府曾透過補貼短暫刺激銷售,但專家直言「只是透支需求」。瑞穗銀行月岡直樹警告,這種消費反彈將難以為繼。

目前中國官方已出面約談業者,強調不得低於成本販售。比亞迪則在重慶論壇喊出拒絕價格戰,改拚技術與產品。但各界對這波「說停就停」的喊話能否奏效,仍保持高度懷疑。

不少PTT網友對中國陷入全面「價格戰內卷」表示憂慮,有人嘲諷「習大大最愛通縮,物價越便宜人民越安定」,也酸「BYD自己降價一堆,現在才說不打價格戰?」更有人直言,「一線城市薪水早就沒那麼好過,通縮根本止不住」。擔憂者則認為這波殺價會連帶「職缺和薪水也內捲」,更有留言直白指出,「中國企業文化就是賠錢也要捲死對手」,甚至警告「補貼停了誰先死」。

另一派則拿台灣現況對比,認為「台灣外送一小時三單,至少有最低時薪190」,也有人說「台灣也一樣,中立客觀語調.jpg」,對岸電商卷半天,這邊則吐槽「台灣顯卡商:大禮包好吃」,點出兩地市場雖不同,但企業為搶利潤無所不用其極的現象其實並不陌生。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外送 比亞迪 薪水 電商

延伸閱讀

00918、00919是「硬撐不降息」嗎、投信考量為何?專家五點分析:散戶心態不願賠錢出場

為何00919不要「發哥」剃除聯發科?專家真看不懂:還選在除息前

川習破冰互邀訪問!他嘲川普「認慫」:趁低買進陸港股

川普不想跟馬斯克說話!他憂「特斯拉股價守不住」 網酸:情侶吵架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未列台灣!他喊「別悲觀、大買台股」 網酸:又在打強心針?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新一輪對等關稅名單,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一名PTT網友轉貼新聞指出,台灣目前未被列入8月1日起實施的制裁名單中,認為台灣在強權之間一向能靈活應對,呼籲「大家對執政團隊與產業要有信心,不用悲觀,大力買進台股就是了」。此言一出掀起熱議,部分人表示贊同,但更多網友對此持懷疑甚至反感態度,直指「一堆消息放話都不公佈」、「這是在灌雞湯」。

吳思瑤稱關稅未公布台灣代表是「好消息」?被罵:這政府幹話太多成果少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14國新對等關稅,稅率高達25%至40%,台灣暫未在名單內。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日強調,台灣「好消息」在於雙方持續有談判意願,強調「我們隨時都不能鬆懈」,呼籲朝野團結、支持談判團

風場發電效率逾9成⋯颱風反成綠電利多?他點名大亞、中興電

颱風「丹娜絲」重創台灣各地之際,經濟部發布新聞指出,離岸風機在17級強風中依舊安然無恙,甚至部分風場創下90%以上發電效率。此消息引來PTT股板網友討論,有人稱這對重電與綠能廠商如大亞、中興電等是利多,但也有不少人質疑這類報導是否過度包裝綠能成果,直批「光電板掉滿地怎麼不報?」、「風太大不就要停機?」

川普突喊「全力軍援烏克蘭」!網猜「刻意拖長戰爭」害歐洲埋單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烏克蘭軍援政策出現急轉彎,不僅在記者會上表示「別無選擇,必須再提供更多武器」,還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保證,會提供一切能挪出的軍事支援。但這番說法與他過去對軍援的冷處理形成強烈對比,也與五角大廈上週宣布暫緩對烏軍關鍵武器供應的政策相矛盾。

川普再嗆鮑爾:Fed主席應該立刻辭職!關稅政策尚未引發通膨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最新報告指出,進口商品價格持續下滑,顯示川普政府近期的關稅政策尚未引發通膨。儘管如此,總統川普8日再度開嗆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直言對方「應該立刻辭職」,並強調「願意降息」的

川普將宣布7國關稅名單…下午還會加碼!若「沒有台灣或許是好事」?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招,宣布將於美東時間9日早上公布7國貿易名單,並強調下午還會「加碼」更多國家,引發國際市場與PTT鄉民高度關注。川普日前已向各國寄出關稅通知信,並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被視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