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又有颱風? 粉專:歐美模式估19日前後 菲東海面將有「大貨」出現

漢光演習出包!國軍自走砲深夜撞爛小貨車 畫面曝光

台美關稅談判…傳我擬放行美牛內臟、絞肉 豬腎萊劑值比照國際

川普斷捨離特斯拉?網笑:前男友的禮物不要了 憂影響政策走向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隨著川普馬斯克公開決裂,白宮官員爆料川普可能會「處理掉」自己的紅色特斯拉,引發PTT網友一片譁然。有網友戲稱「前男友送的車車我不要了!」,也有人關心是否影響美國對特斯拉的政策與補助,甚至有鄉民半開玩笑說「下週川寶會改開比亞迪了」。

根據媒體報導,白宮官員透露,川普正考慮轉讓自己稍早購入的紅色Tesla Model X,該車為他以示支持馬斯克而購,目前仍停放在白宮停車場。但隨著川普因電動車補助政策與馬斯克交惡,兩人從政治盟友變成互嗆對手,川普怒批馬斯克忘恩負義,馬斯克則在X平台回擊「沒我你早就選不上了」,劍拔弩張氣氛升溫。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他以幽默語氣開頭:「川普不要馬斯克送的特斯拉沒關係,但應該不會不要美國的特斯拉吧?」他質疑,是否會真的終止電動車補助或合約?甚至擔心「特斯拉股價應該還有救吧?」表達對後續市場走向的關注,也引出大量網友留言回應。

不少鄉民將事件當成感情八點檔來看,紛紛留言「分手了還留前男友的東西嗎?」、「習大大送BYD才是真愛」、「川馬分手擂台開打啦」。還有人猜測「下週川寶直接改開比亞迪,畫面會很神」、「會不會拍影片氣死一龍馬」,更有網友自製劇本:「前腳退特斯拉,後腳開直播開車震」。

另一派網友則把焦點放在市場操作與股價走勢上,有人指出「特斯拉股價先行指標意義強」、「跌到200就能進場」、「等著撿便宜」,也有人分析「6月只是炒消息,真正關鍵在明年自駕車規模化落地」。有網友更直言「特斯拉沒裝光達上不了路,robotaxi沒過就玩完了」。

不乏鄉民嘲諷川普行徑過於幼稚,「美國總統演分手戲碼也太丟臉」、「塑料兄弟情破裂」、「世界強權總統竟然在演偶像劇」。還有人笑稱:「這兩個人根本大學生分手劇本」,並預測「再過幾週又會和好,等著看戲就對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馬斯克 美國 特斯拉 川普 X PTT

延伸閱讀

為何00919不要「發哥」剃除聯發科?專家真看不懂:還選在除息前

00918人氣升溫!00919配息高但填息難 網問:還能撐多久?

知美曝定期定額28個月成果:0050最會賺、00878穩穩配、00687B還在虧

川習破冰互邀訪問!他嘲川普「認慫」:趁低買進陸港股

相關新聞

台美關稅談判膠著…傳放行美牛內臟、絞肉!瘋猜:會拖到大罷免後 

台美關稅談判再度引發社群熱議。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尚未公布台灣新對等關稅稅率,行政院表示副院長鄭麗君仍在華府與美方磋商,但外界關注台美雙方能否在本月底前敲定協議。根據聯合報報導,我方以10%關稅為目標,並

台灣關稅在大罷免前會落在30至32%這區間!郭哲榮:因為川普吃人夠夠

大罷免前夕台灣關稅會落在32%附近?分析師郭哲榮(哲哲)最新預測,若美方在本週至7月26日前單方面公布對台關稅,「台灣落在30%至32%的區間機率最高」,原先預期與日韓同級25%的看法已調整,直言「川

銀行存款配息為何不扣本金?股票ETF配息卻要扣價 專家解析關鍵差異

看到有人在問說為什麼銀行的存款發利息不會扣本金,可是股票或ETF配息就要扣股價。 這兩者有個兩個很明顯的差別: 1、銀行的存款不能拿到市場上交易,所以配息之後的價值減損看不出來,假如像美國的定存單

陸列管8家台灣軍工實體 他酸「根本沒在用」:幫國防部過濾紅色供應鏈

中國大陸商務部9日宣布將漢翔、中科院等8家台灣軍工相關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引發PTT網友熱議。一名網友轉貼新聞表示,受影響的公司如漢翔(2634)與龍德造船(6753)股價反應平淡,「也不意外,國防部本來就不想用到紅色供應鏈的東西」,此言一出立刻引來大批鄉民留言,有人認為中國此舉反而形同幫台灣把關,避免誤用中製零件。

「低於25%就大成功?」美國對台關稅遲未揭曉…遭酸:滿滿預先洗地的預防針

美國對台關稅遲遲未揭曉,台灣專家多認為這是「正面訊號」,更有信心關稅將低於日韓的25%。然而在社群上,許多PTT網友卻一面倒冷嘲熱諷,直言「低於25%就大成功?」有人更質疑,現在官方、媒體是不是已經在

台灣關稅估至少30%起跳?「預防針」打好打滿:大罷免後就不演了

美國新一波關稅通知信函傳出即將送達,官方強調「非最終稅率、還要再談」,引發PTT一片「預防針說」熱潮。不少網友認為,這波消息根本是在提前為高稅率鋪路,質疑官方只是在拖延、等大罷免結束後才會攤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