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靠呼吸器續命20年…15歲車禍後昏迷至今 沙烏地阿拉伯「沉睡王子」離世

「只會混日子、吹冷氣」身障員工控遭高層羞辱 高雄輪船公司總經理回應了

謝金河「輝達到轉折點」?黃仁勳談核電、挺中國市場惹議 網:政治立場大過是非

「幾億教幾兆做生意?」謝金河一句話掀起PTT與臉書網友全面開戰。(中央社)
「幾億教幾兆做生意?」謝金河一句話掀起PTT與臉書網友全面開戰。(中央社)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甫結束訪台行程,推動核能、強調中國市場重要性,餘波未平之際,資深財經評論人謝金河突發文點名「輝達盛世是否到了轉折點」,不僅質疑AI概念股前景,還批評黃仁勳對中國市場的發言,引發網路炸鍋。

謝金河在臉書指出,儘管輝達市值一度突破3.7兆美元,帶領AI浪潮,但他認為今年AI供應鏈表現平平,且黃仁勳高調表示要「全力服務中國市場」令人擔憂。他進一步批評,過去台商強調中國市場的言論多半導致失敗,輝達恐步上同樣命運。他也提及華為扶植中國晶片、自研半導體的發展,以及新一代AI競爭者的挑戰,警告輝達市占可能被取代。

以下網友留言為聯合新聞網臉書粉絲團轉發該新聞之真實回應「黃仁勳是AI教父,謝金河是誰?」、「幾億的在教幾兆的怎麼做生意」、「老謝的週刊是出貨週刊」、「輝達是世界企業,他是地區名嘴」。

還多人痛批政治立場與核能議題混為一談「謝是綠營側翼無誤」、「政治立場大過是非」、「不能接受核能就讓輝達走好了?」、「老黃說核能就被抹紅,這國家真可悲」。

能源焦慮再次引爆「沒電投資個屁」、「人家來投資你還叫人別用核能」、「缺電還硬要發展AI是自殺行為」。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黃仁勳 輝達 謝金河 核能 AI

延伸閱讀

這次不一樣…他發問美債違約會發生什麼?網一面倒嗆:根本假議題

美銀喊抄底長天期美債!網示警債蛙:是美金買直債非用台幣買美債ETF

800萬資金單筆投00878、00919、0056、0050、00940選誰?00878能月領6萬

00878股價跌買盤卻增漲!專家「除息後存股族搶進」:大利多出現

相關新聞

只降美國車關稅惹議!網憂「市場大亂」:小心歐盟反制課稅

經濟部表明僅針對美國製汽車調降關稅,引爆PTT網友熱烈討論,有人直指「打預防針了,就只降美國進口」,更預測台灣賓士與汎德將首當其衝,直言「台灣美系汽車要崛起了?」面對歐系品牌表達不滿,網友多數不買帳,反嗆「不爽就去美國設廠啊」,甚至有人開酸「GLE會不會比GLC還便宜」,不少人更將矛頭指向台灣賓士,批評其抱怨聲浪最多。

分析師勝率高嗎?鄉民一面倒嘲諷:輸的都裝沒說過

「分析師的勝率真的高嗎?」有網友在PTT提問,並指出自己長期收看不同財經節目,發現不少分析師在發言時常避重就輕,對漲跌態度曖昧,事後又只回顧自己說對的部分,讓人懷疑是否只是話術操作,引發網友廣泛共鳴,留言區瞬間變成對分析師的信任投票與嘲諷大會。

台積電(2330)法說見5警訊?全網群嘲「看不見」:要噴了!

台積電法說會前夕,市場媒體提出「五大隱憂」,引發PTT股板網友熱議。有網友轉貼相關報導,提醒投資人小心可能的變數,卻被網友戲謔「隱憂是不是隱形的意思?」、「警訊是空白嗎?」引來大量反串與吐槽,留言一面倒變成集體嘲諷空軍「太急了」。

台積電Q2財報爆表!投資人嗨喊「股價將創高」:川普打不贏

台積電1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高達3982億元,每股盈餘達15.36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也遠超市場預期。消息一出,ADR夜盤大漲逾6%,讓不少網友振奮不已,笑稱「GG又偷偷噴出去了」,更預期明日台股開盤將見歷史高點。不過,也有網友酸言酸語,暗示利多消息過熱,「該不會又是開高走低的節奏吧?」

汽車工會怒斥「我們不是阿斗」掀戰火 遭反酸:降關稅自證

針對美台關稅談判恐開放汽車零關稅進口,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17日嚴詞抨擊政府黑箱作業,痛批未召開勞資政會談,也質問「汽車工人憑什麼被罵成阿斗?」但此番發言一出,PTT網友不僅毫無同情,反而群起諷刺「不是阿斗就降到零關稅證明看看」、「證明自己不是就不需要保護」。

關稅超過25%匯率要貶到35?他質疑央行可能性 網酸:當川普塑膠

有媒體報導指出,若美方對台關稅超過25%,新台幣可能需貶值至35元才能緩解衝擊。PTT網友熱議「央行是否可能讓新台幣如此大幅貶值」。大多數人對此說法不以為然,認為這種說法既不切實際,也可能招致美國更嚴厲報復,諷刺聲浪不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