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只降息一次?網笑「像在施捨」憂心:若通膨再起恐要升息

美國聯準會(Fed)。路透
美國聯準會(Fed)。路透

美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博斯蒂克19日指出,他傾向於今年只降息一次,係因聯準會試圖在通膨的潛在上行壓力與經濟衰退的擔憂之間取得平衡。PTT網友討論,川普關稅幅度遠超過聯準會預期,導致降息可能次數與時間不斷縮減或推遲。有網友擔心,若是通貨膨脹再起,可能不只是不會降息,也許還會面臨升息風險。

川普發動關稅戰,戰略目標是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平衡貿易逆差、逼製造業回流,重振經濟。博斯蒂克表示,關稅幅度超越聯準會年初預期,目前看來還需要更長時間解決此問題,因此他傾向今年只降息一次。他也坦言,非常憂心通膨發生,因為通膨正以一種令人不安的方式變動。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聯準會正在爭取時間,以彌補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帶來的後果,他指出,博斯蒂克的言論「很有意思」,直指他可能是在暗示川普降低關稅。

其他人留言「我看台灣可能比美國還會先降息」、「參考一下就好」、「早就跌爛到沒降息的預期了」、「沒投票權的講一堆廢話」、「那不如別降,降一碼像是在施捨」、「川普應該不會再換一個Fed主席跟自己作對吧」、「不要降息就好了啦,不要情勒」、「 如果真的通膨起來的話,沒加息都要偷笑了」、「說不定鮑爾下台前都不降息了」、「不是不降息,而是不想讓川普太好過」、「沒投票權的也能用廢話搏到版面」。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斯也表示,由於經濟前景不明,聯準會決策者可能9月之前都無意降息。威廉斯在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主辦的會議上說:「我們不會在6月或7月就能了解目前的情況。這將是收集數據、掌握全貌,並觀察事態發展的過程」。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降息 通膨 聯準會 川普 PTT Fed

延伸閱讀

00878、0050怎麼選?專家:前者適合這3類人、後者適合股市待10年以上

高股息掃貨萬海、陽明!他擔心「00940慘劇重演」 網看1徵兆:出貨時間到

00919預估配息0.72元持平綽綽有餘?存股哥:機率應該是相當大

00878這「兩種人」適合存!葉芷娟:不要定期定額…分享三招買法更聰明!

相關新聞

30歲當沖慘賠600萬!他大哭「沒錢交割」 網嘆:投機當投資的賭徒

股票當沖雖然賺的多,但風險也相對高,近日有位網友就於社群平台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在當沖上已經賠到沒錢交割,無奈下只能從當沖畢業。 原PO在文章中提及,自己從疫情前就進入股市,到了「航海王」時代開始迷上當沖,在學會信用交易後開始上融資槓桿。

魏哲家質押1,600張台積電揭底部訊號?陳詩慧:學會安全邊際才能放心放大槓桿

質押與融資,得先了解風險 有句臺語說:「食緊挵破碗。」意思是吃太快,結果打破碗。這就像是融資借錢,以為可以更快賺到更多的錢,然而一旦失策就會事與願違被斷頭。 這裡不是要教大家什麼是融資、什麼是質押

台幣強升衝擊金控獲利!5月虧超慘「股價卻往上噴」引網熱議

受到新台幣兌美元5月急升6.98%影響,壽險業者面臨匯兌損失,重創整體金融業獲利。14家上市金控5月合計稅後虧損達68.48億元,為今年首見單月整體虧損,其中富邦金、凱基金、新光金三家壽險主體金控虧損最為嚴重,引發PTT股板熱議「虧損這麼慘,股價卻噴上去,是財報遊戲還是反指標?」

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一個人的武林」 英特爾追不上!網酸:川普要氣炸

瑞銀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2奈米製程不僅順利推進,良率更高達90%,預計今年下半年如期量產;與之對照,英特爾對標2奈米的18A製程目前良率僅約50%,PTT網友熱議「台積的世界領先地位仍無人能動搖」,雖有人肯定英特爾的進步,但也指出「良率不是喊口號,距離商業化還早」。

大立光無量緩漲引關注!他懷疑主力偷拉高 網曝:等你進場就倒給你

大立光(3008)11日盤中在成交量極低的情況下,股價卻穩步上漲,從開盤的2330元一路推升至2365元,引發PTT熱議「無量上漲」背後的可能原因,遭懷疑是主力刻意做價、低調拉升,待價格誘人後再倒貨,有人直指這是「籌碼穩定」、也有人認為是典型的「等散戶進場再倒貨」。

股市前景樂觀?股民拉高資金水位 網卻憂「貪婪的人變多」是警訊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趨緩,台股投資氛圍逐漸轉趨樂觀,半導體指標股台積電也重返千元大關。第一金投信指出,雖然美股已經回到年初高點,但台股距離年初位置仍有近千點的差距,未來有望逐步收復第一季與第二季的跌幅,重新挑戰先前高點。股市前景轉為樂觀,引發股民思考是否應該調整資金水位,不少股民已有接近八成的資金投入股市,顯示多數人佈局都相當積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