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氣象署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作業!降雨高峰時間曝光 明晚雨神北漂

勇消張敬謙、吳恩碩救溺2殉職 法醫相驗死因出爐

草嶺堰塞湖蓄水量比阿公店水庫還多 人員機具到不了

美債價格崩到入土⋯怎麼「套著配」才舒服?郭哲榮慘遭揶揄

網友討論美債。圖為美鈔。(路透)
網友討論美債。圖為美鈔。(路透)

投資人19日再度面對美國金融市場震盪開盤的一天,引發波瀾的原因並非關稅,而是對美國債務日益憂心,也對美國資產形成新的壓力。網友好奇「美債真的套著配也舒服?」他比對五年前後美債價格,質疑「套著配早已入土」,其他人戲稱「不過是債蛙催眠自己罷了」。

一名網友PTT股板發文質疑「美債真的套著配也舒服嗎?」語帶諷刺地指出五年前的債券價格與現況相比,套牢應該已經「入土為安」,不禁詢問「到底怎樣才會覺得舒服?」

原PO貼文引起熱烈回應,不少人以搞笑回應嘲諷債券持有者的自我催眠式信仰:「催眠自己舒服就好了」、「配著配著就流淚了」、「舒服的入土」。也有網友貼出各種爆笑圖卡,嘲弄「套著配」的荒謬處境,甚至有人將此行為比喻為投資版的「自慰爽不爽」。

其中投資顧問郭哲榮「哲哲」遭大量網友點名批評,不少人直指他曾鼓吹進場美債,如今價格腰斬卻不見負責,留言如「哲哲發威,美債對折」、「郭哲榮害多少人定存賠錢?」不絕於耳,甚至連「遠東王」也被拿來揶揄「套著配更舒服」。

不過仍有人試圖替「債蛙」平反,強調若以長期殖利率5%、美元定存等角度來看,美債仍具價值:「直債不錯啊」、「殖利率越來越高,爽死」、「台股美債各半,還行啦」。也有網友分析,若從2023年才開始布局、分批買入,虧損未必太深。

但更多人坦言現實殘酷,「套兩年還損15%,不太舒服」、「殖利率5%,但本金虧10%,怎會舒服」、「教科書上的無風險資產,現在跌得讓人懷疑人生」,甚至有網友直接點出:「會玩美債的資產都上億,不用擔心他們會跳樓,我們才該擔心自己。」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PTT 台股 美債 自慰 資產 郭哲榮

延伸閱讀

仁寶股價低、企業文化佳⋯他做多買進!看好科技股有政策利多

台人低薪才迷高股息?鄉民揭真相:兩大優勢讓人難抗拒

川普喊降稅台灣卻不理?財政部:貨物稅暫不調整 網酸:跪求川皇制裁

00919第二季配息有機會落在0.7到0.72元?阿愷:搭00878成分股重疊度低

相關新聞

川普關稅未列台灣!他喊「別悲觀、大買台股」 網酸:又在打強心針?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新一輪對等關稅名單,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一名PTT網友轉貼新聞指出,台灣目前未被列入8月1日起實施的制裁名單中,認為台灣在強權之間一向能靈活應對,呼籲「大家對執政團隊與產業要有信心,不用悲觀,大力買進台股就是了」。此言一出掀起熱議,部分人表示贊同,但更多網友對此持懷疑甚至反感態度,直指「一堆消息放話都不公佈」、「這是在灌雞湯」。

吳思瑤稱關稅未公布台灣代表是「好消息」?被罵:這政府幹話太多成果少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14國新對等關稅,稅率高達25%至40%,台灣暫未在名單內。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日強調,台灣「好消息」在於雙方持續有談判意願,強調「我們隨時都不能鬆懈」,呼籲朝野團結、支持談判團

風場發電效率逾9成⋯颱風反成綠電利多?他點名大亞、中興電

颱風「丹娜絲」重創台灣各地之際,經濟部發布新聞指出,離岸風機在17級強風中依舊安然無恙,甚至部分風場創下90%以上發電效率。此消息引來PTT股板網友討論,有人稱這對重電與綠能廠商如大亞、中興電等是利多,但也有不少人質疑這類報導是否過度包裝綠能成果,直批「光電板掉滿地怎麼不報?」、「風太大不就要停機?」

川普突喊「全力軍援烏克蘭」!網猜「刻意拖長戰爭」害歐洲埋單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烏克蘭軍援政策出現急轉彎,不僅在記者會上表示「別無選擇,必須再提供更多武器」,還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保證,會提供一切能挪出的軍事支援。但這番說法與他過去對軍援的冷處理形成強烈對比,也與五角大廈上週宣布暫緩對烏軍關鍵武器供應的政策相矛盾。

川普再嗆鮑爾:Fed主席應該立刻辭職!關稅政策尚未引發通膨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最新報告指出,進口商品價格持續下滑,顯示川普政府近期的關稅政策尚未引發通膨。儘管如此,總統川普8日再度開嗆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直言對方「應該立刻辭職」,並強調「願意降息」的

川普將宣布7國關稅名單…下午還會加碼!若「沒有台灣或許是好事」?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招,宣布將於美東時間9日早上公布7國貿易名單,並強調下午還會「加碼」更多國家,引發國際市場與PTT鄉民高度關注。川普日前已向各國寄出關稅通知信,並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被視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