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震不停!日本鹿兒島海域發生規模4.8地震 累計已達1883起

朝聖GD「瞬間圈粉」惹火粉絲!賈靜雯不忍了:我花錢買票的

114分科歷史/比歷屆簡單!可從題目找答案 考生:手寫題有鑑別度

美中談判進展「難掩資金流向大洗牌」 億級投資人:這波反彈非長多行情

美中貿易會談後大幅互降關稅激勵,台股收復股災缺口。聯合報記者林澔一/攝影
美中貿易會談後大幅互降關稅激勵,台股收復股災缺口。聯合報記者林澔一/攝影

摘要

美中釋出談判進展訊號,帶動股匯債市短線反彈。但資金正悄悄撤出美元資產,轉向歐亞股市、黃金與非美債券。建議投資人趁反彈調整部位,降低美債ETF比重,布局防禦型資產。

目前看來,美國、中國雙方都明白,如果再不釋出「談判協議有進展」的訊息,兩強相爭的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因此,雙方都需要一個下台階。也因如此,才讓股市、匯市與債市一個喘息空間,得以展開反彈。

如我預期,5月市場將有反彈,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我必須提醒這是短期現象,行情跌深後出現投機性買入行為是無可厚非。然而,在檯面下,大批資金正在悄悄轉移版圖,「去美元化」的趨勢仍在無聲無息的進行中。整體來看,與美國相關的資產正逐步被拋售,包括美股、美債與美元。

資金轉向歐股與亞股、新興國家等股市,以及日圓、瑞士法郎、新興市場貨幣,還有非美債券、投資等級債券、黃金與實體資產,甚至比特幣等工具。

這也意味著科技股將會反彈、美元回升、美債可能重新熱絡。但請務必記得,這些都不是長期趨勢。因此,如果是持有大量美債ETF的投資人,應有心理準備,資產配置的比重必須逐步降低、投資時間拉長,甚至應部分停損。

趁著這波反彈之際,應儘快調整先前被套牢的部位,但定期定額的資金可持續投入。

建議可留意防禦型商品,例如:高股息ETF或績優股、黃金ETF、公用事業、通路商、內需企業、食品、水泥、餐飲、觀光與運輸類股。這些類股,反而是未來可以逐步移轉、甚至加碼的對象。

台幣升值造成的壓力,已對許多產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後續財報揭露,這些差異將清晰浮現,例如:受重創的壽險公司與電子外銷產業,必須嚴肅看待並及早應對。

最後,我想提醒:真正影響資產增減的關鍵,不是短期波動,而是是否掌握大趨勢的轉折,並作出正確判斷與行動。如今正處於十字路口,行動更需謹慎、小心且果斷。景氣風暴或許尚未爆發,但已是山雨欲來。請務必提高警覺,調整策略。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美股、美元都反彈?億級投資人:這不是長多行情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美股 投資人

延伸閱讀

關稅推升金價 好市多金條再限購 每次限買1根2盎司

穆迪調降美國債信評 對台灣影響有限

一度慘虧幾十萬⋯他怨「說好的領息等降息」怒從美債、空軍畢業了

觀察站/中國大陸持有8000億美債 是關稅戰熄火關鍵?

相關新聞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台灣對美「談判籌碼」遭質疑!他狠批根本是討好外交:川普怎會怕

南華早報引述觀察指出,台灣對美國提出的四大政策讓利可能已用罄,包含千億半導體投資、液化天然氣預購、軍購與國防預算調升等。不過一名網友在PTT批評,這些根本不構成「談判籌碼」,掀起網友熱議,不少人也質疑政府對美策略是否過於軟弱,根本讓美方無所顧忌。

台股一路漲利空都沒了吧?FOMO躁動:該增貸歐印了

近期台股持續強勢上攻,不少投資人明顯感受到「沒有利空」的氛圍,甚至有網友在PTT發文直問:「這麼噴,是不是該辦信貸、該增貸嗎?」一番心癢癢的發言,立刻引爆板上熱議。 原PO表示,近期不論是匯損、

美國進口車關稅傳大降!廠商喊憂心、民眾喊開心:台灣車價會降嗎?

台美關稅談判出現新進展,傳出美國進口車關稅有望從現行的17.5%大幅下修到2.5%甚至0%。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坦言,這對台灣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利多,但國產汽車製造商卻面臨生存壓力,擔憂本地產業能否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