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群創證實了!因應市場變化「關閉南科五廠」 產能將整併至其他工廠

日本「米騷動」漲價趨緩?自民黨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國家級警報!3縣市超大豪雨狂炸「下到發紫」 降雨熱區曝光

美國稱「考慮開放台積電赴阿聯酋設廠」 網看傻眼:真變美積電?

美國聲稱開放考慮台積電赴阿聯酋設廠。路透
美國聲稱開放考慮台積電赴阿聯酋設廠。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中東行,近期傳出台積電(2330)可能在阿聯酋設廠消息,引發PTT熱議,有網友戲稱,台積電設廠不是問台灣、居然是問美國,暗酸台積電已成為美積電,還有人狠酸「兄弟爭蛋糕,你會問蛋糕的意願嗎?」

根據《彭博》報導,川普正與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研議,要求當地政府大舉採購美國AI晶片,談判主導人、白宮AI顧問薩克斯一度在會議中表態「開放考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興建台積電晶片製造廠的要求」。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川普跑去中東,居然又扯到台積電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種事應該是跑來台灣問吧?結果沒想到居然是問美國?」

不少網友對美國的作為感到不滿,紛紛留言「問美國幹麻?」、「美國可以派Intel,過去阿聯設廠啊」、「 都不問問GG本人的意願?」、「現在是叫GG去哪就要去哪嗎?」、「晶片小偷+1」、「台積電要去哪裡設廠都是美國決定的喔?笑死」、「都說了是美積電,不聽美國的難道要聽台灣?」、「現在川普投顧兼任GG CEO?當CC WEI塑膠喔?」、「可憐,GG去哪都是別人在決定的」。

還有人留言「石油王給補貼應該很豪邁吧」、「 阿聯酋連乞丐都比台灣工程師有錢,蓋在那邊誰要去」、「又要增加成本了」、「建在阿拉伯,美國要賺什麼?」、「台積電在玩大富翁哦?全球都蓋房子,路過要給路費」、「台積電變美國國營企業是吧」、「有沒有問過GG當事人啊?還是現在都不用問」、「弄個年產5千片廠啊,有錢人的願望不幫忙實現嗎?搞不好川普會答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阿聯酋 美國 沙烏地阿拉伯 川普 台積電 中東 PTT

延伸閱讀

台灣正式邁入無核時代!立委警告:全民恐多繳上千億電費 網轟「用肺發電」

00878用股票質押借8萬再買進5張!存股哥:持有共141張、成本均價19.75

台新證營業員輕生無關IPO 網不買單猜「案情不單純」怒轟金管會

非核家園第一天就亮「黃燈」?台電喊免驚!網:本想撿NVDA但現在猶豫了

相關新聞

銀行存款配息為何不扣本金?股票ETF配息卻要扣價 專家解析關鍵差異

看到有人在問說為什麼銀行的存款發利息不會扣本金,可是股票或ETF配息就要扣股價。 這兩者有個兩個很明顯的差別: 1、銀行的存款不能拿到市場上交易,所以配息之後的價值減損看不出來,假如像美國的定存單

陸列管8家台灣軍工實體 他酸「根本沒在用」:幫國防部過濾紅色供應鏈

中國大陸商務部9日宣布將漢翔、中科院等8家台灣軍工相關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引發PTT網友熱議。一名網友轉貼新聞表示,受影響的公司如漢翔(2634)與龍德造船(6753)股價反應平淡,「也不意外,國防部本來就不想用到紅色供應鏈的東西」,此言一出立刻引來大批鄉民留言,有人認為中國此舉反而形同幫台灣把關,避免誤用中製零件。

「低於25%就大成功?」美國對台關稅遲未揭曉…遭酸:滿滿預先洗地的預防針

美國對台關稅遲遲未揭曉,台灣專家多認為這是「正面訊號」,更有信心關稅將低於日韓的25%。然而在社群上,許多PTT網友卻一面倒冷嘲熱諷,直言「低於25%就大成功?」有人更質疑,現在官方、媒體是不是已經在

台灣關稅估至少30%起跳?「預防針」打好打滿:大罷免後就不演了

美國新一波關稅通知信函傳出即將送達,官方強調「非最終稅率、還要再談」,引發PTT一片「預防針說」熱潮。不少網友認為,這波消息根本是在提前為高稅率鋪路,質疑官方只是在拖延、等大罷免結束後才會攤牌。

美國進口車傳關稅「一步到位」直降至零 眾人嗨:可以買便宜特斯拉囉!

隨著台美關稅談判進入最後階段,市場傳出美方態度強硬,要求汽車關稅「一次到位」降至2.5%、甚至完全歸零。國內車廠原本希望分10到15年緩降,但如今幾乎無望。汽車業者透露,目前進口車卡關保稅倉庫,國產車

股市震盪劇烈⋯「蜈蚣流」還能用嗎?網酸:會被川普剋死

在台美關稅尚未明朗、金融市場震盪劇烈的時刻,一名網友於PTT《Stock》板發文請益「最近是否適合操作蜈蚣流」,主張若台灣關稅突破30%,可趁崩盤時開網銀信貸、鬼切正二搶反彈,甚至直言「這樣勝率超高,月薪4萬也能買房」,此番發言立即引爆鄉民群起回應,多數網友以嘲諷語氣回擊,指出該操作早在四月市場大震盪時「被川普一拳打爆」,甚至連「教主」本人都悄悄退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