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丹娜絲重創台南!被友問「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北門人無奈曝慘況:家裡無法住

「拚命三郎」容易為賺錢累垮自己?巨蟹想給家人好生活、3星座是工作狂

避難包內最關鍵物品不是食物和水?日主播分享震災經驗:應分兩類

台人低薪才熱愛高股息?網曝「2大優勢」吸引力最大

台灣股民鍾愛高股息ETF。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股民鍾愛高股息ETF。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股高股息主題今年來表現相對抗震,可做為動盪趨吉避凶的投資策略。PTT網友熱議「高股息會夯是因為低薪族太多嗎?」有人直指「可固定領配息」對台灣股民的吸引力很大,加上可擁有穩定現金流,因此才有大批粉絲。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探討台灣人熱衷高股息ETF的現象,認為可能與國內高稅負與普遍低薪有關,原PO指出,台灣所得稅對薪資族不友善,年收超過266萬元就進入30%稅率,使得高股息在稅務處理上壓力不小。然而即使如此,高股息ETF仍受廣泛歡迎,反映出可能是低薪族群比例偏高所致。

該篇貼文引發不少人留言,部分網友認同「股息等於每月現金流入」的爽感吸引人,尤其對於追求穩定收入的小資族、退休族更具吸引力。有網友分析指出,「台灣中位數年薪僅約50萬元」,不少人甚至因收入低於稅負門檻,反而能透過股利收入退稅,進一步提高高股息商品的吸引力。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提出反面意見,質疑高股息投資人多半缺乏金融知識,僅追求表面殖利率,忽略股價波動與填息風險。有人直言「被洗腦比定存好」,卻沒認清股利本質只是資產的重新分配,也有人批評「低薪族買高股息只會拖累資產增長,應該更積極布局成長型標的」。

此外,也有不少投資人表示自身策略是市值型ETF與高股息商品並行操作,視個人資金需求與風險承受度靈活配置。有退休族分享,靠高股息穩定現金流度日;也有資產雄厚者強調本金夠大,高股息才有意義,不適合資金有限者。

法人分析,台股4月CPI年增率2%,高股息ETF平均殖利率達5%左右,高股息ETF殖利率具吸引力。投資高股息ETF除了看現金股利殖利率,選股邏輯更是關鍵,能有效降低產業集中與景氣循環風險的高股息ETF,在當前震盪的市場環境中相對有機會跟漲抗跌。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高股息 現金股利 現金流 台股 PTT ETF

延伸閱讀

美國稱「考慮開放台積電赴阿聯酋設廠」 網看傻眼:真變美積電?

非核家園第一天就亮「黃燈」?台電喊免驚!網:本想撿NVDA但現在猶豫了

00878用股票質押借8萬再買進5張!存股哥:持有共141張、成本均價19.75

台積電擬延後…麥格理點名2半導體設備廠 大降目標價「最多減4成」

相關新聞

川普預告課30%關稅⋯歐盟「報復模式」擬反制!網諷:復仇者聯盟上演

歐盟因應川普新一波關稅威脅,傳出積極拉攏加拿大、日本聯手反制,消息一出引發PTT熱議。一名網友分享相關新聞後形容「川普信一發,歐盟秒變報復模式」,直言720億歐元清單才是「和平談判的誠意」,引來許多網友諷刺美國正在自組「川普包圍網」,有人更笑稱「復仇者聯盟集結」、「這場大戲很精彩」。

國安基金今召開例會…繼續護盤還退場?「看來知道關稅結果了」

國安基金今召開例會,市場關注護盤是否續航,PTT網友兩極討論,高檔護盤、關稅不確定成焦點。

川普暗示日本立場「迅速轉換」…被嘲諷:TACO又來了、沒人信川普嘴炮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針對美日關稅談判再度放話,直指日本在購買美國汽車與農產品上「不夠積極」,表達對日方態度的不滿。不過川普也語帶玄機地表示,「日本正在迅速改變立場」,似乎對後續協商仍抱有期待,卻未進一步交

川普所說的15-20%是「不含基礎10%」!他嚇哭:台恐難低於25%起跳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強調針對「所有剩下的國家」將全面徵收15%或20%對等關稅,且並不包含先前公告的基礎10%。此舉引發PTT網友熱議,紛紛推估台灣最終可能面臨25%、30%甚至更高的關稅

台灣進口美國保健品有望降價?藥師估僅打9折…網酸:川普要零關稅

美國保健食品一直是台灣消費者的熱門選擇,卻因30%高關稅長期導致價格昂貴,讓不少人轉而找代購或親自出國掃貨。近日傳出台美貿易談判有望將進口關稅從30%調降到20%,藥師分析,像B群、魚油、葉黃素等美國

美國進口車0關稅?他憂「台灣汽車供應鏈瓦解」被酸爆:沒競爭力就倒一倒

美國即將公布對台灣的關稅政策最終稅率,據傳美方態度強硬,美國進口整車關稅極可能直接降到零,雖然調降關稅對消費者是正面消息,但若對所有從美國進口的車都零關稅,將會導致台灣汽車產業供應鏈全面瓦解。PTT有網友直言,此舉可能毀滅台灣汽車業,想不到其他人卻不挺,還反過來狠酸「沒0保護與補助就活不下去的就倒一倒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