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通車後最嚴重事故!高雄輕軌遭貨車衝撞 列車頭凹陷6人送醫

當選5千票、罷免卻要1萬4!陳玉鈴罷免案未通過 藍支持者不滿門檻不合理

轉攻歐盟…川普跟中國變好朋友?網看傻眼:中國啥都沒讓就讓美國跪了

美國總統川普。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歐新社

在宣布對中國暫緩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立刻將砲口轉向歐盟,稱「歐盟在很多方面比中國更惡劣」,並揚言將對歐盟商品祭出更嚴格關稅,引發社群熱議

根據報導,美中雙方12日達成為期90天的關稅休兵,隨後川普召開記者會,轉而批評歐盟對美國非常不公平,並暗示未來將向歐盟施壓,要求大幅降低關稅。

儘管歐盟近來積極釋出善意,包括放寬監管、合作遏止中國產能過剩,甚至傳出將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課稅,但美方依舊強硬,甚至指控歐盟「比中國還難搞」。

川普還強調,與中國的關係已「完全重置」,雙方將在既有架構上繼續磋商,若九十天內未達成協議,對中關稅恐升至超過30%。

質疑川普言行反覆,中美關係已和好?「川寶又和中國習包子變成了好朋友」、「中國什麼都沒讓就讓美國跪」、「舔完中國又要噁心盟友惹」、「本週擔當歐盟,下週輪誰倒霉?班表喬一下」。

看準歐盟軟弱、改換新靶?「避實擊虛,歐盟看起來好欺負」、「幹完一個換下一個」、「歐盟這次要不要也跪?」

美國雙標、強權行徑引反感「強買強賣的人有資格說別人惡劣?」、「自己課關稅就棒棒,別人反制就說挑釁」、「狗咬狗,誰不給糖吃誰就是惡劣」。

川普這波轉向歐盟的強硬姿態,似乎是延續其「交易的藝術」,選擇在中美暫時和解後尋找下一個壓力出口。但對市場而言,這種變化難測的談判節奏,對股市與供應鏈都是一種干擾變數。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美國 美中 歐盟 川普 供應鏈

相關新聞

美國進口車0關稅?他憂「台灣汽車供應鏈瓦解」被酸爆:沒競爭力就倒一倒

美國即將公布對台灣的關稅政策最終稅率,據傳美方態度強硬,美國進口整車關稅極可能直接降到零,雖然調降關稅對消費者是正面消息,但若對所有從美國進口的車都零關稅,將會導致台灣汽車產業供應鏈全面瓦解。PTT有網友直言,此舉可能毀滅台灣汽車業,想不到其他人卻不挺,還反過來狠酸「沒0保護與補助就活不下去的就倒一倒吧!」

立院三讀通過普發1萬!PTT熱議「對台股影響」:政治買票短空長多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民黨11日在人數優勢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明定提供企業金融支持、勞工安定就業、強化國土防衛能量等,以及發放現金每人1萬元,總金額為5450億元,刪除台電1000億元補助,增加普發現金2350億元。

台灣關稅將揭曉⋯他猜15%已是最好結果!網看好台股走勢向上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喊話將對剩餘貿易夥伴課徵15%至20%的關稅,尚未開獎的台灣是否也落在此範圍引發討論。一名PTT網友針對此新聞發文直言,「意思是不是台灣最好的結果就是15%了?」更進一步好奇,若公布結果為15~20%,台股會因此「大漲因為比32%低很多」,還是「大跌因為匯率升值再加關稅」?該篇貼文隨即引來各派網友熱議,部分人看好股市短期利多反應,也有人認為「空歡喜一場」,實質影響仍偏悲觀。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