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輕颱百合生成 吳德榮:周末熱帶系統對台威脅不可小覷

台美貿易談判增籌碼? 路透:中油擬收購美頁岩氣資產

開局就送台積電(2330)…他問若世界各國皆關稅10%會如何?網酸:讓世界看見台灣

賴清德總統(左)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左)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本報資料照片)

美中關稅談判落幕,中方關稅從125%降至10%,美方從145%也同步壓回30%,雙方確立90天談判期機制,不少人原本預期川普會強硬到底,沒想到卻傳出「雙跪結果」,讓原本高喊 decoupling(脫鉤)的支持者瞬間啞口。

而這時,台灣的沉默卻越發引人關注。PTT上出現一篇熱議文章,網友以〈如果最後全世界各國都是10%關稅會如何?〉為題,點出最關鍵焦慮:「假設川普讓步,若中國最後都10%了,那台灣呢?」

原PO指出,川普竟願意退讓,中國對美的關稅從原先喊出的125%調降至實質10%,保留10%底線;美國則將自身對中國的關稅從145%下修至30%。等於雙方「各退一步」,還設下90天的協商期,恐怕未來就此進入「無限延長」的僵局。看起來各國都有定案,出口底線穩住了,但台灣卻毫無聲音,讓人懷疑「半導體關稅根本胎死腹中」。

他認為,如果美國最後對全世界都課一樣的10%,搭配針對部分高敏感項目課以更高稅率並搭配豁免清單,那些談得早的國家根本是「贏家全收」。反觀台灣不僅送出台積電、釋出匯率訊號,卻連個數字都沒看到,「是忘記我們了嗎?」

憤怒派:台灣還在被課幾趴沒人知道「只有某個東南亞小島受傷的世界」、「一堆國家談好了,我們還在裝神秘」、「半導體稅早死了吧,現在沒人在談了」、「川普連演都不演,台灣演了一個月」。

酸諷派:成為反面教材的機率越來越高「送門成就達成」、「原來這才是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方式」、「沒人比我們跪得更誠懇」、「禮運大同,世界和平,GG送出」。

觀望派:希望結果還沒公佈而非根本沒得談「會不會根本沒人通知我們要談?」、「川普這場戲就拿台灣炒一波股而已吧」、「10%是底線,我們不該更高才對」、「某黨支持者還在護航,說這是智慧外交」。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美國 川普 半導體 2330台積電

延伸閱讀

00878高息打底、00922市值衝鋒!股魚曝:組合配置建議

00918一個月帳面賺980萬!存股哥:左側交易者把4700張00929轉過去

卓榮泰:美國不會是台灣唯一市場!網嚇哭:談崩了只剩下「其餘國家」?

台幣升破29、壽險金控狂跌…含金ETF還能配息?00878配息連兩降竟還可買

相關新聞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台灣對美「談判籌碼」遭質疑!他狠批根本是討好外交:川普怎會怕

南華早報引述觀察指出,台灣對美國提出的四大政策讓利可能已用罄,包含千億半導體投資、液化天然氣預購、軍購與國防預算調升等。不過一名網友在PTT批評,這些根本不構成「談判籌碼」,掀起網友熱議,不少人也質疑政府對美策略是否過於軟弱,根本讓美方無所顧忌。

台股一路漲利空都沒了吧?FOMO躁動:該增貸歐印了

近期台股持續強勢上攻,不少投資人明顯感受到「沒有利空」的氛圍,甚至有網友在PTT發文直問:「這麼噴,是不是該辦信貸、該增貸嗎?」一番心癢癢的發言,立刻引爆板上熱議。 原PO表示,近期不論是匯損、

美國進口車關稅傳大降!廠商喊憂心、民眾喊開心:台灣車價會降嗎?

台美關稅談判出現新進展,傳出美國進口車關稅有望從現行的17.5%大幅下修到2.5%甚至0%。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坦言,這對台灣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利多,但國產汽車製造商卻面臨生存壓力,擔憂本地產業能否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