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直播/黃國昌不出席!賴邀在野進行國安簡報 朱立倫將親說明立場

繼任不到1周…以色列稱擊殺伊朗戰時參謀長 「最高指揮官」殉職

MLB/大谷不喝水就切換「二刀流」嚇壞隊友 教頭要他球速收斂點

帳損170萬後回升至781萬!存股哥:穩定開槓桿與股息再投入的力量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台股示意圖。中央社

距離上個月對等關稅股災也過了一個月了,4/7-4/9的大跌也讓我的總市值跌到680萬,去年底個人最高總值是850,從高點跌下來也減少了共170萬,自2020年以來首度出現帳損,所幸過了一個月慢慢回升中,目前是781萬。

長期投資就是這樣,市場漲漲跌跌,有時暴漲有時暴跌,遇到這些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持續參與市場,然後把股息再投入,在相對低點時用更便宜的價格累積部位,並且讓現金流越來越大。

如果有開槓桿的話,我指的是質押及信貸兩種工具,控制好維持率及負債比,以我自己還有其他老鐵的經驗來看,經過去年7-8月的數次千點大跌,到今年4月的對等關稅股災,應該都可以安全度過。

我在這次的急殺型股災也有不同的領悟,就是把維持率拉到250%以上才是最安全的做法,以往我提倡維持率至少200%,應對大部分回檔是沒有什麼問題,但4月的股災可能會一次讓你的維持率在短時間內減少50%-60%。

200%維持率雖還不到到被發追繳的程度,但維持率總是多多益善,更充足的維持率才能讓你在股災中可以有穩定的心態,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抉擇,不至於受到情緒影響胡亂賣出優質資產

雖然距離個人最高總值還有一小段路要走,不過以市場長期向上的趨勢來看,我相信不會讓我等太久的,策略還是那一套,長期持有、股息再投入、穩定開槓桿,言行一致的人才有說服力。

◎本文內容已獲 槓桿存股哥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資產 現金流 心態 對等關稅 多多 回檔 信貸

延伸閱讀

謝金河稱川普「電影課100%關稅」肯定空包彈!網酸:川寶能不理但謝寶要尊重

30檔台積電ETF利多 金管會宣布取消ETF單一成分股不得超過30%限制

為什麼殖利率沒動…美債ETF卻大跌?伊森:關鍵在匯率、折價、情緒

美元不可能無限貶值下去…預估回到30至31左右!小童:就是川普推動的政策完全在預期內

相關新聞

「共體時艱」惹怒出口商!央行壓台幣升值新招 匯限額竟遭腰斬

為了壓抑台幣升值力道,央行近期再出新招!據《聯合報》獨家報導,匯銀業界人士透露,央行已授意銀行對出口商的「單日拋匯限額」再度腰斬,從2000萬美元直接砍至1000萬美元。雖然過去央行曾親自致電大型企業

新台幣衝上29.46元創3年新高 被酸「這島滿動物」:升值即禿鷹、跳電就松鼠

新台幣近日狂升,引爆PTT熱議!有網友轉貼媒體報導指出,台幣今(18)一度升至29.46元,續創3年新高,讓不少網友驚呼「是禿鷹又來了!」更有人笑稱「升值就是禿鷹、跳電就是松鼠,這島嶼真的動物好多」。

股市到底在漲什麼?他賣掉正2崩潰發問 網曝3大關鍵原因

近日台股持續上攻,不少錯過行情的投資人頻頻搥心肝。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前幾天剛賣掉撿來的正2(台灣50反向ETF),結果股市立刻開噴,讓他不禁疑問:「現在跟幾週前好像也沒什麼重大改變啊,

普亭、川普聯手調停以伊戰爭?網不買單「只是嘴砲」勸:別太快進場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持續升溫之際,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看見新聞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亭致電祝川普生日快樂,雙方通話近一小時後,消息傳出兩人都將介入以伊戰爭,試圖居中協調和平。原PO對此感到困惑,直問「戰爭是不是要停了?」,同時也好奇台股後續走勢,他關注美股上週大跌800點,可能意味現在可以「逢低進場」撿便宜。

美中談判交鋒升溫!網友酸「只想稀土不給晶片」:川普又在吹

美中高階貿易談判於倫敦落幕,雙方初步達成新的貿易架構,中方同意取消稀土與永久磁鐵出口限制,美方則堅持晶片出口限制不會放寬。這場「各說各話」的談判,引來不少網友熱議,有人嘲諷美方想撿便宜稀土卻不願付出晶片交換條件,也有人直指「雙方根本沒談成」,更有留言揶揄川普「又在吹」!

川普攪局股市難測!20年資深股民賠千萬 韭菜竟反敗為勝賺900萬

今年以來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影響,整體股市不確定性極大,走勢也相當極端,不少股民都因此轉虧。台北股市16日終場跌23.05點,收22049.90點。6月台指期以22032點作收,上漲92點,與現貨相較,逆價差17.9點。網友熱議「玩股幾年?輸贏多少?」有資深股民坦言早已虧損超過千萬元,不過也有人在當了多年「韭菜」後反彈賺回近千萬,相當厲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