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起飛30秒就墜毀 印度航空失事「4旬乘客奇蹟存活」嚇壞:周圍都屍體

藏災難性風險?印航波音787首次墜毀 曾遭工程師爆料「偷工減料」

波音夢幻客機墜毀 型男機長詹姆士分析原因嘆:早說千萬別搭印度航空

一夕毛利轉負!出口商怒轟「台幣升值害慘人」 電話打爆央行:楊金龍在幹嘛?

匯率震盪太大,企業哀號毛利倒退,中小企業怒轟央行放任台幣升值。記者林伯東/攝影
匯率震盪太大,企業哀號毛利倒退,中小企業怒轟央行放任台幣升值。記者林伯東/攝影

台幣強升創紀錄,傳產業者氣炸狂Call央行、科技財務長直呼「背脊發涼」!

近期新台幣對美元出現史詩級升值,單日暴漲9.53角、升幅達3.07%,創下統計以來最大漲幅。不少仰賴出口或美元結算的企業措手不及,業者哀嚎「毛利率直接轉負」,中小企業更怒氣沖沖打爆央行電話,「台幣不是你們在印的嗎?讓它貶啊!」

原PO內文整理

新台幣5月2日單日飆升3%,造成進口商、出口商短時間內承壓,尤其以「毛三到四」(毛利率僅3~4%)的代工產業最為嚴重。

某大型電子業財務長透露,過去從未見過如此匯率波動,坦言「背脊發涼」,更憂心已踩在「生死線」。

傳產中小企業火氣更大,直接打電話給央行表達不滿,怒嗆:「不能讓台幣貶值嗎?」、「你們楊金龍在幹嘛?」

雙率雙殺:一方面要面對川普新關稅,另一方面還要忍受匯率急升,產業界大嘆「這年真的很難過」。

許多人炮轟「毛利這麼低活該倒一倒」、「央行真的沒三小路用,放推還裝無辜」、「金龍切腹自殺謝罪啦,賣台金龍」、「政府什麼都管不了」「這傳產到底多阿斗呀」、「吃苦當吃補,廠商哭屁」。

還有人表示「美國叫升你敢不升?打電話給川普啦」、「匯率變動本來就應該避險」。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避險 美國 川普 台幣匯率 台幣 中小企業

延伸閱讀

台幣升值背後有玄機?網猜「為買便宜美債」:讓美國也開心的雙贏劇本

00878配息0.47元…今年金融配息表現還不錯!孫太:恭喜所有存00878的投資人

「台幣升破28沒空間」?專家一開口 網全笑翻:那就是穩破了

00878、00919、0056三檔組月配息收1萬!存股哥「門檻真的不高」:總金額100萬出頭

相關新聞

30歲當沖慘賠600萬!他大哭「沒錢交割」 網嘆:投機當投資的賭徒

股票當沖雖然賺的多,但風險也相對高,近日有位網友就於社群平台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在當沖上已經賠到沒錢交割,無奈下只能從當沖畢業。 原PO在文章中提及,自己從疫情前就進入股市,到了「航海王」時代開始迷上當沖,在學會信用交易後開始上融資槓桿。

魏哲家質押1,600張台積電揭底部訊號?陳詩慧:學會安全邊際才能放心放大槓桿

質押與融資,得先了解風險 有句臺語說:「食緊挵破碗。」意思是吃太快,結果打破碗。這就像是融資借錢,以為可以更快賺到更多的錢,然而一旦失策就會事與願違被斷頭。 這裡不是要教大家什麼是融資、什麼是質押

台幣強升衝擊金控獲利!5月虧超慘「股價卻往上噴」引網熱議

受到新台幣兌美元5月急升6.98%影響,壽險業者面臨匯兌損失,重創整體金融業獲利。14家上市金控5月合計稅後虧損達68.48億元,為今年首見單月整體虧損,其中富邦金、凱基金、新光金三家壽險主體金控虧損最為嚴重,引發PTT股板熱議「虧損這麼慘,股價卻噴上去,是財報遊戲還是反指標?」

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一個人的武林」 英特爾追不上!網酸:川普要氣炸

瑞銀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2奈米製程不僅順利推進,良率更高達90%,預計今年下半年如期量產;與之對照,英特爾對標2奈米的18A製程目前良率僅約50%,PTT網友熱議「台積的世界領先地位仍無人能動搖」,雖有人肯定英特爾的進步,但也指出「良率不是喊口號,距離商業化還早」。

大立光無量緩漲引關注!他懷疑主力偷拉高 網曝:等你進場就倒給你

大立光(3008)11日盤中在成交量極低的情況下,股價卻穩步上漲,從開盤的2330元一路推升至2365元,引發PTT熱議「無量上漲」背後的可能原因,遭懷疑是主力刻意做價、低調拉升,待價格誘人後再倒貨,有人直指這是「籌碼穩定」、也有人認為是典型的「等散戶進場再倒貨」。

股市前景樂觀?股民拉高資金水位 網卻憂「貪婪的人變多」是警訊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趨緩,台股投資氛圍逐漸轉趨樂觀,半導體指標股台積電也重返千元大關。第一金投信指出,雖然美股已經回到年初高點,但台股距離年初位置仍有近千點的差距,未來有望逐步收復第一季與第二季的跌幅,重新挑戰先前高點。股市前景轉為樂觀,引發股民思考是否應該調整資金水位,不少股民已有接近八成的資金投入股市,顯示多數人佈局都相當積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