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恐雙颱接力生成? 吳德榮指它侵台機率激增、威脅加大

看好以伊停火協議不變…油價再暴跌 道指大漲逾500點

台積電(2330)要被掏空?郭智輝坦承供應鏈恐外移 網炸鍋:失業潮來了!

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外界關注供應鏈外移問題。法新社
台積電赴美設廠後,外界關注供應鏈外移問題。法新社

美國對中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如今川普重掌白宮,貿易保護色彩更濃,台廠壓力不降反升。經濟部長郭智輝29日在立院坦言,若台積電在美國設立的6座廠房陸續完工,「供應鏈外移的可能性確實存在」,最快7、8年後成真,將對本地就業與製造業帶來不小衝擊。

針對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質詢「美方是否正在引導台灣產業赴美」時,郭智輝指出,目前美國廠的生產量仍不足以吸引整條供應鏈過去,但未來情況可能會變,「如果6座廠房全部完工,供應鏈的遷移壓力將顯著提升」。他坦承,這樣的風險預估約在7至8年後。

此外他也回應,若台幣升值至28元兌1美元,確實會衝擊出口導向產業,估計波及5%的產業體、約12.5萬就業人口。

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強調,政府政策重點在「根留台灣」、「不讓產業空洞化」,但也坦言若供應鏈不跟著去,在美設廠恐將另起爐灶,反成養敵之禍。

不少鄉民對「可能外移」這個用詞不以為然,認為只是拖延說法:「把『可能』拿掉好嗎?」「三年就搞定了,八年是樂觀派的幻想」、「你看建廠速度跟美方補貼,根本不會等到八年」。

也有人諷刺政府一貫策略:「先否認再承認」「七八年後剛好不是你當部長了」「老招了,甩鍋留給接班人」。

有網友認為產業外移不影響股價,但會重創台灣經濟:「供應鏈被拔光,房價炒不起來,失業潮就來了」「工作機會在美國、消費在美國,台灣只剩空殼」「晶片人才都被挖走,誰還替你賣肝?」

也有實務派點出:「川普一加關稅,轉單速度會比你想得快」「早就開始談免稅條件了,廠都快蓋好了才說還在評估?」

雖然官方口徑仍強調「根留台灣」,但市場與社群早已感受到脈動變化。川普政策一貫反覆,關稅、減稅、匯率壓力持續加大,加上本地能源、人才、成本問題未解,台廠供應鏈恐怕不只是外移的「可能」,而是「倒數中的既定路徑」。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郭智輝 牛煦庭 川普 卓榮泰 供應鏈 2330台積電

延伸閱讀

殖利率破10%…00919、00915、00712現甜蜜價!小童:股市拉回更該布局

6.5兆美債到期是假議題!股添樂該擔心是「這三件事」:我現在不會買美債

0050、0056怎會有年化投資報酬率20%的想像?邏輯投資:實測08年800萬各投一半績效曝光

00929負14%但堅決不賣出?存股哥三理由:照這策略00878和00713早就停損

相關新聞

郭智輝「人均GDP十年拚八萬美元」非空想!網酸:台幣升值到1:13就行

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放話「10年內人均GDP達8萬美元絕非空想」,並提出千億級投資藍圖,欲推動「境內技術扎根、境外開枝散葉」戰略,引發社群熱議。不過,面對2024年人均GDP為3.39萬美元的現狀,許多

跪求之下才止戰?伊朗指「川普懇求停火」!網:大家嘴巴皆贏、僅空蛙被宰

美以伊衝突暫告一段落,停火消息持續在媒體與政壇間發酵。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宣布以色列與伊朗即將停火,伊朗國營媒體則反嗆,是川普在「懇求」下才答應停火。不過以色列方面至今未有明確表態,讓網友質疑這場「停火戲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上路…陸行之批「太弱了」? 網:老謝二號發威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Robotaxi)在德州奧斯汀展開試營運,雖有安全人員在旁監控,仍吸引關注。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觀察多部網紅試乘影片後直言「太弱了」,懷疑特斯拉預設路線、限制太多。他在臉書寫

郭智輝喊話:台美關稅不會比日韓差!網冷回「美國一降息 台幣升爆」

台美關稅談判進入關鍵階段,經濟部長郭智輝24日在立院信心喊話,強調「不至於談出比日本、南韓更差的關稅」,強調我方仍有彈性空間,美方目前與歐、日、韓等大國的談判為優先,台灣仍屬「友好綠區」國家。此番說法

川普發文:所有人壓低油價…喊話「我在盯著你們」!不料真的跌了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開啟「川投顧」模式。美東時間6月23日,川普在自家社群平台 Truth Social 上發文喊話:「大家,給我壓低油價。我在盯著你們!你們這樣正好中了敵人的圈套。別這麼做!」(EVER

中鋼「十年磨一劍」免19元甜?被群嗆:劍快磨成針…買了再磨你十年

PTT股板有網友發文指出中鋼(2002)股價跌到十年線,「現在的價位好甜,好夢幻」,更翻出歷年配息圖表,認為中鋼是景氣循環股,「買在低谷放個幾年就會上來」。不過這波「甜甜價」喊話,卻引來大量網友開酸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