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失智症新藥問世…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咖啡廳常客注意了!專家揭最多人點的3種飲料「傷害腸道健康」

本周「血型+生肖」財運TOP5!第一名擁「超強運勢」:能賺進大把鈔票

爸股票「玩當沖」賠掉2棟房還狂借錢 女兒怒:你到底什麼時候死?

原po表示,爸爸因為玩股票當沖,賠了2棟房子,到處借錢,最後也拖累了全家人。示意圖/AI生成
原po表示,爸爸因為玩股票當沖,賠了2棟房子,到處借錢,最後也拖累了全家人。示意圖/AI生成

家人若不懂得學習理財,除了讓自己負債累累,也會連帶害慘其他身邊的人。近日,一名網友分享了其家庭因父親股票投資失利而陷入困境的經歷引發討論。

原po透露,父親在她國中時罹患肝癌末期,母親不僅在工作之餘悉心照顧,甚至捐出自己的肝臟救丈夫。然而,父親手術甦醒後的第一句話卻是詢問「股票有沒有賣掉」,而非關心照顧他的妻子。

原po在Dcard論壇表示,多年來,父親屢次向她借錢,理由多為卡費、出國分期付款等,但實際上都是為了彌補股票虧損。她表示,自己因心軟而多次借錢,白天做服務業,晚上還兼職,直至無力再支持。去年,她的妹妹發現家中房產已不在父母名下,調查才得知父親因股票投資失利已賠掉兩棟房子。

原po提到,父親不僅向她及其丈夫借款,還向妹妹索要協助繳納卡費。當她質疑父親為何不去應徵工作時,父親六年來反覆說著「這是最後一次」、「我不會再玩了」、「會想辦法」,最後仍繼續跟別人借錢,甚至更脫口而出「我就算搬出去,也會記住妳的態度」,一番話也讓原po傷心落淚。

面對父親的行為,原po表示自己已經意識到父親並非一個真正的父親。母親雖然氣憤,卻總是最後幫父親收拾破局,原po無法忍受這樣的惡性循環,她開始質疑父親,「你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死?」

文章曝光後,有人好奇原po父親到底是買了什麼股票,「我出社會開始研究股票只買大盤ETF,每年穩定也獲利7%-10%,他怎麼可以爛到一直賠錢啊」,原po則回應,「只知道他在玩當沖然後常常聽他說要補錢」。

其他人也認為「賭徒心態可憐、可恨的是離不開賭性,但妳爸也不可能有賺價差天賦,不徹底被市場殺一次,不可能大徹大悟」、「股票根本不是問題,投資公司有賺錢很正常,問題在當沖做價差,你要怎麼玩得贏量化交易?當沖真的賺錢的大概5%或更少吧」,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不是因為股票,而是他本質上是個賭徒,股票沒有錯,錯的從來是那個賭徒」。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當沖

延伸閱讀

川普已成「放羊的孩子」放話股市還是續漲?他曝市場態度變了

最亂年代⋯不追最賺、避開最慘!00950B「平庸的穩定」陪你走過川普變局

0050、0056怎會有年化投資報酬率20%的想像?邏輯投資:實測08年800萬各投一半績效曝光

相關新聞

股市若出現「非理性波動」將出手…金管會發話護盤!網:又要禁空?

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引發市場震盪,金管會22日晚間罕見對外發布「三點聲明」,強調若台股出現非理性波動,將「採取必要因應措施」。這番表態雖未明言是否啟動限空、國安基金等工具,但已被解讀為進場護盤的「預防針

台股準備崩…將反應以伊衝突、美國出手轟炸「鬼故事」?專家:實質影響有限

以色列與伊朗交火升溫,週末更傳出美方出手轟炸,引發投資人憂慮台股周一開盤會不會崩。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對此表示,「這次不是地面戰爭,僅飛彈互射,對台股實質影響有限」,甚至認為市場早已提前反應,投資人應

日本不爽美國施壓提高軍費…直接取消「2+2」會談!網酸:快跟台灣談都接受喔

美日原訂7月舉行外長與防長的「2+2」年度會談,但根據《金融時報》披露,美國國防部要求日本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3.5%,甚至有消息指出美方期待提升到5%。此舉引發日本政府不滿,乾脆取消會談,並擔憂

台電前4月虧315億…10月電價恐再漲!網怒轟能源政策「錯到底」

台電公布今年前4月稅前虧損高達315億元,雖較去年同期改善,但每月仍近80億虧損,財務壓力沉重。經濟部長郭智輝接受專訪時明言,若立法院再不撥補預算,「不漲電價就無法反映成本」,形同預告10月將再面臨漲

川普嗆聲「不和平就再炸!」自誇以色列更安全 網炸鍋:下一步該誰中招?

美國總統川普在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後,火力全開放話「伊朗應立刻求和、立刻停手,不然就會再被打」,並在受訪時直言,「這是一場大成功」。他強調三個核設施都遭摧毀,並自信表示「你們的以色列現在更安全了」,態度

川普宣布空襲伊朗後 B-2關島調動被起底:是煙霧還是真打?

在川普宣布美軍成功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後,社群迅速回顧前一日的軍事動作,聚焦於兩架B-2轟炸機從美國飛往關島的部署。不少人對此安排抱持懷疑,質疑是否只是戰術煙霧彈。「才二架,是要打假球嗎?」「不是說放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