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險遭死神奪命…印度航空墜機「撞上醫院宿舍」 醫師驚險跳樓逃死劫

印度航空發求救訊號後失聯…墜機現場屍橫遍野 專家分析空難原因

郭哲榮狠嗆川普:美國人嬌生慣養…關稅戰肯定先跪!「中國人能吃草吃土」

分析師郭哲榮日前預告:「美國人嬌生慣養,中國人能吃土吃草,打到最後一定是美國先跪」。(圖/截至郭哲榮分析師-摩爾證券投顧)
分析師郭哲榮日前預告:「美國人嬌生慣養,中國人能吃土吃草,打到最後一定是美國先跪」。(圖/截至郭哲榮分析師-摩爾證券投顧)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公開談話中指出,對中國課徵的145%關稅「太高」,預告未來將會「大幅下降」,盼能與中國達成一場「公平的好交易」。川普態度轉變,市場解讀為對抗通膨與企業壓力下的政策軟化,也使中美關係重燃談判曙光。

此舉不僅撫平了部分市場疑慮,也帶動台股強勢反彈。知名分析師郭哲榮(哲哲)表示,早在日前節目中就預告川普將在「月底前」轉變對中政策,主因在於「美國人嬌生慣養,中國人能吃土吃草,撐個3年都不是問題」,中美關稅戰若持續延燒,美方勢必是最先受不了的一方。

郭哲榮強調,川普態度的「髮夾彎」其來有自。他指出,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早已難以承受高關稅成本,關稅戰打下去,不僅傷害經濟,也衝擊資本市場。「這波川普政策鬆動後的反彈,我早已看穿,開盤前就帶會員加碼多單,當沖也成功賺進203點!」

根據郭哲榮統計,自「川普關稅之亂」以來,他的期貨操作已累積獲利1662點,「一口單就是33萬元,十口單可達332萬」,他更語帶信心地表示:「市場看到的是危機,我看到的,是轉機。」

市場普遍認為,川普此番示好中國,可能為大選鋪路,也反映政策回歸務實。至於台股後續表現,投資人仍需留意中美談判進度與聯準會政策走向。分析師建議,操作上應掌握事件節奏,勿盲目追價。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關稅 郭哲榮 通膨 聯準會 川普 台股 分析師

延伸閱讀

「美債會倒債」是認知作戰?他質疑:中國網友潛入台版散播末日論

台股大漲原因是這兩大利多!直雲:川普每天變…但要持續不空手

川普又髮夾彎了…說「沒要炒鮑爾」:只是在催他快點降息

川普說對中國145%關稅太重將「大幅下調」!網:只有台灣會聽話送台積電

相關新聞

30歲當沖慘賠600萬!他大哭「沒錢交割」 網嘆:投機當投資的賭徒

股票當沖雖然賺的多,但風險也相對高,近日有位網友就於社群平台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在當沖上已經賠到沒錢交割,無奈下只能從當沖畢業。 原PO在文章中提及,自己從疫情前就進入股市,到了「航海王」時代開始迷上當沖,在學會信用交易後開始上融資槓桿。

魏哲家質押1,600張台積電揭底部訊號?陳詩慧:學會安全邊際才能放心放大槓桿

質押與融資,得先了解風險 有句臺語說:「食緊挵破碗。」意思是吃太快,結果打破碗。這就像是融資借錢,以為可以更快賺到更多的錢,然而一旦失策就會事與願違被斷頭。 這裡不是要教大家什麼是融資、什麼是質押

台幣強升衝擊金控獲利!5月虧超慘「股價卻往上噴」引網熱議

受到新台幣兌美元5月急升6.98%影響,壽險業者面臨匯兌損失,重創整體金融業獲利。14家上市金控5月合計稅後虧損達68.48億元,為今年首見單月整體虧損,其中富邦金、凱基金、新光金三家壽險主體金控虧損最為嚴重,引發PTT股板熱議「虧損這麼慘,股價卻噴上去,是財報遊戲還是反指標?」

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一個人的武林」 英特爾追不上!網酸:川普要氣炸

瑞銀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2奈米製程不僅順利推進,良率更高達90%,預計今年下半年如期量產;與之對照,英特爾對標2奈米的18A製程目前良率僅約50%,PTT網友熱議「台積的世界領先地位仍無人能動搖」,雖有人肯定英特爾的進步,但也指出「良率不是喊口號,距離商業化還早」。

大立光無量緩漲引關注!他懷疑主力偷拉高 網曝:等你進場就倒給你

大立光(3008)11日盤中在成交量極低的情況下,股價卻穩步上漲,從開盤的2330元一路推升至2365元,引發PTT熱議「無量上漲」背後的可能原因,遭懷疑是主力刻意做價、低調拉升,待價格誘人後再倒貨,有人直指這是「籌碼穩定」、也有人認為是典型的「等散戶進場再倒貨」。

股市前景樂觀?股民拉高資金水位 網卻憂「貪婪的人變多」是警訊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動盪趨緩,台股投資氛圍逐漸轉趨樂觀,半導體指標股台積電也重返千元大關。第一金投信指出,雖然美股已經回到年初高點,但台股距離年初位置仍有近千點的差距,未來有望逐步收復第一季與第二季的跌幅,重新挑戰先前高點。股市前景轉為樂觀,引發股民思考是否應該調整資金水位,不少股民已有接近八成的資金投入股市,顯示多數人佈局都相當積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