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丟關稅炸彈 全球剉著等…這國家領導人竟喊「很榮幸收到信」

輝達股價重挫…謝金河評因「向中投名狀」!網笑:老謝出馬準備噴

謝金河開示:輝達靠攏中國恐成利空,PTT:跟著反指標買就對了。記者林伯東/攝影
謝金河開示:輝達靠攏中國恐成利空,PTT:跟著反指標買就對了。記者林伯東/攝影

川普關稅升溫、中美角力不斷,這次焦點竟落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身上。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直指,黃仁勳缺席川普就職、轉赴北京,已成為象徵性「投名狀」,此舉不只讓輝達股價重挫,也可能對台灣伺服器供應鏈帶來潛在壓力。對此,PTT網友一片熱議,有人大讚訊號來了「老謝又來發功了」。

謝金河在臉書分析,川普的對中關稅政策已喊到245%,象徵性遠大於實質影響,未來90天觀察期才是關鍵。

他比喻中美如同兩大幫派大哥在打架,小弟(如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則各自表態選邊站;雖然台灣未被列入美方優先談判國,但其供應鏈實力在製造、ICT、成衣鞋業等方面具備關鍵地位。

焦點轉向黃仁勳近期動向:缺席川普就職、出現在北京,且輝達新產品發表後股價大跌,引發市場關注;謝金河認為這可能被美方視為對中示好,未來恐對台灣伺服器產業構成利空。

許多網友留言買點到了,「訊號來了,下週全面做多」、「感恩老謝開示,伺服器族群起飛」、「黃仁勳親中?台股AI族群照噴不誤」、「禮拜一 all in 鴻海、緯創、緯穎、廣達!」。

多人認為具反指標,「老謝開口,股市穩了,全面上漲」、「跟謝金河對做,勝率99.9999%」、「川普不認識老謝才是川普最大錯誤」、「NVDA利空出盡,謝謝老謝一生平安」。

也有人理性看待觀點,「老謝講的有點像劇本,但確實中美角力正在升溫」、「輝達去安撫中國市場,合理吧?不等於投名狀啊」、「台灣不是優先名單沒差,供應鏈才是王牌」。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黃仁勳 馬來西亞 輝達 越南 謝金河 川普 多人 台股 北京 伺服器

延伸閱讀

美債新地雷?日本壽險釋出調倉訊號 川普執政恐成催化劑

00919、00878配息注定縮水?從大魚大肉回到三菜一湯「其實這才是日常」

「門都沒有」再現?台積電(2330)喊台灣要蓋11廠 股民酸爆魏哲家

美債會倒嗎?雨果示警:一旦違約衝擊恐超越2008年雷曼風暴

相關新聞

川普剩餘國家關稅15至20%恐僅「基準關稅」!若為真…是憂而非喜

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表態,打算把多數貿易夥伴的「基準關稅」從原本的10%調高到15%至20%。消息一出,PTT瞬間熱議,不少人誤以為15%到20%的關稅是最終全部數字?但實際細節仍待美方進一步公布。

他掛單未成交錯失行情「被嘎空手」! 網勸先別買:焦躁時反該冷靜

看著台股一路走高卻沒搭上車,讓不少投資人心生懊悔。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自己的心情,透露日前在台指期掛單未成交,眼睜睜看著行情續漲,自己則「被嘎空手」,陷入短期焦躁。儘管理性上知道不能亂追高,但也擔心繼續等就會錯過更多行情,讓他想請教網友該如何調整心態,文章引發不少討論。

日本商界轟政府誤判美方!他酸石破茂「裡外不是人」 網憂台灣迎更高稅率

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引發日本企業反彈,也讓政界面臨選舉壓力。一名網友在PTT評論此事時點出日本首相石破茂「為了守住底線,結果裡外不是人」,並質疑日本是否會選擇「跪」還是繼續強硬,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也拿台灣作對照,關注我方是否即將迎來更高稅率。

台灣對美「談判籌碼」遭質疑!他狠批根本是討好外交:川普怎會怕

南華早報引述觀察指出,台灣對美國提出的四大政策讓利可能已用罄,包含千億半導體投資、液化天然氣預購、軍購與國防預算調升等。不過一名網友在PTT批評,這些根本不構成「談判籌碼」,掀起網友熱議,不少人也質疑政府對美策略是否過於軟弱,根本讓美方無所顧忌。

台股一路漲利空都沒了吧?FOMO躁動:該增貸歐印了

近期台股持續強勢上攻,不少投資人明顯感受到「沒有利空」的氛圍,甚至有網友在PTT發文直問:「這麼噴,是不是該辦信貸、該增貸嗎?」一番心癢癢的發言,立刻引爆板上熱議。 原PO表示,近期不論是匯損、

美國進口車關稅傳大降!廠商喊憂心、民眾喊開心:台灣車價會降嗎?

台美關稅談判出現新進展,傳出美國進口車關稅有望從現行的17.5%大幅下修到2.5%甚至0%。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坦言,這對台灣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利多,但國產汽車製造商卻面臨生存壓力,擔憂本地產業能否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